黎子以英州山见贻作供石歌

峨嵋居士有逸想,声名如山,才华万丈。

星芒月角恣幽赏,到处卿云随迭宕。

观山画水悟流波,胜因惯用无生奖。

手撚玉麈探禅窟,金山老宿毫光密。

半偈难消玛瑙杯,一言易变琉璃质。

补天五色鍊之馀,女娲失手苍龙得。

珊瑚树底浸逾红,老蚌腹中光篆刻。

丝文腻理天孙织,波声消歇太湖黑。

五千年后出人间,光印森罗皆辟易。

居士得之献老禅,金盘擎出烛人天。

珠池玉岭工力拙,八珍安可笑金仙。

已矣哉,旧事风流祇自传,亲眼不见亦徒然。

丈夫志气超千古,华嵩岱霍如浮烟。

黄河水源跨万里,一笑直倒昆崙巅。

不欲干情岳,岂肯滞心田。

何况眇小如丘壑,厌立云头看星落。

襄阳伏地未必痴,放诞安知无所托。

但令此志慕山林,一寸轻埃足寥廓。

君不见当年金谷围虚空,千株玉树金芙蓉。

凤啼深碧梧桐老,莺啭初红二月中。

月色无光九华燄,冰喉翠管五云乱。

黄金有炭不铸人,东门无路遭轻贱。

黎子志趣自非常,卓识曾经几回鍊。

入怀雀见霜钩白,观空意笑夷门浅。

贻我云根溢一船,胸中洒落如飞箭。

洪濛自此夜钟深,又移往事到如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黎子以英州山见贻作供石歌》。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峨嵋居士)的高雅生活与超凡脱俗的智慧,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隐士的名声与才华,如同高山一般巍峨,其声名与才华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接着,通过“星芒月角”、“观山画水”等描绘,展现了隐士对自然界的欣赏与理解,以及其对禅学的深入探索。诗中还提到了“补天五色炼之余”,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寓意着隐士对世界的修补与完善。

进一步,诗中通过“珊瑚树底浸逾红,老蚌腹中光篆刻”等形象,描绘了自然界中美丽而神秘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隐士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更广阔的宇宙,通过“五千年后出人间,光印森罗皆辟易”等诗句,表达了对时间与空间的无限遐想,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最后,诗中提到隐士将得到的珍贵之物献给老禅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慨。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其对传统禅学的深厚理解与传承。

综上所述,《黎子以英州山见贻作供石歌》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性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鍊师伏妖歌

鍊师来自南岳山,秘携符术潜人间。

罗浮亦住冲虚观,腹饥分食葛洪丹。

妖狐白昼敢欺人,娥眉十八娇青春。

金线压成双凤袄,寸弓凌绝波心尘。

云鬟五六随侍奉,浓情皓腕芳魂动。

年少邀欢乐事饶,巨罗金错勤相送。

延得鍊师归宝阁,将到未到狐氛落。

狐愁漫倚天师符,欢情恍惚难如昨。

鍊师既到只寻常,无剑无印无旌幢。

井渫寒分一茗具,博山閒插半条香。

案头拾得包药纸,随拨尘埃随动指。

香烟爇纸吹巽风,须臾力士几惊死。

力士身长下九天,十分壮勇驱云烟。

手提玉女宫妆乱,摧抑掷向鍊师前。

翻身跃冶似无事,旁观十目皆洞然。

鍊师呼狐狐起立,漫言用慰如饮泣。

年少还贪旧日欢,横波送语声尤急。

又问云鬟已何之,答言动止皆相随。

来时不肯轻抛弃,腹中与处如囊锥。

鍊师摇手语皆止,狐向鍊师脱生死。

鍊师微笑垂衣袖,敏捷一入如苍鼠。

鍊师捉袖更书符,形声俱灭归虚无。

寒风四壁乍消落,光明依旧照屋庐。

复就宾阶恣语笑,主人欲谢防语粗。

嗟吁安得尽剪雷州葛,裁成衣袖遮天阔。

鍊师为我袖人妖,大地共睹升平乐。

形式: 古风

送西堂石鉴覞弟领众住栖贤

五叶天风吹欲落,银河之泻咽喷薄。

鲸鲵走陆化作鱼,江西驹儿产头角。

鞭风不踏紫陌尘,要使吼声喧五岳。

嗟吁大道时贤卑,至人不作使世疑。

浴雾已看文彩就,当头一喝成鹏飞。

如今分座龙象拥,高横玉麈深天机。

海波月起雁声来,坐念送君心迟迟。

栖贤我昔诛茅者,随师拾栗寒溪湄。

紫藤锦石不入眼,区区心迹今云疲。

吾师买马先买骨,秕糠如絮已粘泥。

衢头钟动市人丛,昙花岂得生其中。

不须呵我心先折,况复飘飘凌高风。

玉渊之水神龙藏,高崖灼烁骊珠光。

霞明雪净尘垢扫,追还九代轩琅琅。

入山却比谢安出,一丝九鼎悬穹苍。

吾生雅负素餐耻,譬如春梦不能起。

今日私心十倍欢,所能言者其粗耳。

寻常离别自有情,流光圣箭蜚英声。

悲欢在手不能用,眼看落叶堆高坪。

此山困厄数百载,杉松桧柏犹未改。

九曲澄渟天上来,五老芙蓉日飞盖。

石梁跨蹑断世心,幽人一入神踽踽。

所期万础绕千人,一丘一壑吾无取。

君但严持宝镜行,呶呶之物安足语。

形式: 古风

送石鉴覞弟领众住怡山

猗欤博峤立纲宗,吁谟严密如游龙。

不特风雷藏舌底,还将剑戟插双瞳。

二叶绳绳开五岭,凤毛龙甲光玲珑。

水犀玑贝腾南海,髦士奋起夺其雄。

君不见蓬莱水浅天步窄,大道与之俱困穷。

四海惛怓日茅拔,荒唐猿鹤悲沙虫。

覞也吾家信迈种,金针暗与先民通。

激昂鹊起南海陲,弘肩斯道吹清风。

昔年分座庐岳北,万朵芙蓉遮座密。

颓风振起神自閒,火齐乍掷天回黑。

东奔众水无还期,遂使一壶成挽力。

繄吾师翁博宗子,宝镜横披标至德。

法澜博洽四百峰,赤幡更向七闽立。

怡山飞凤闽之冠,天龙精魄司轮奂。

宝所煌煌至道存,象径肯使鼪狐乱。

师翁贻厥事芟除,西奔金乌跳蟾蜍。

大匠袖手藏徽缠,成风小智乃其馀。

此座虚悬过一纪,师也命覞正其居。

至人荷道遑恤躬,天不令卷行则舒。

我闻曩哲有棱公,蒲团十丈成邻虚。

今日微尘翳天壤,洞山失却我与渠。

送君不作别离色,击案四顾空踌蹰。

法坛宿将建旄旟,寻常老去当何如。

监院纬公贤且耄,绸缪廿载诚拮据。

谦光蔼蔼为君佐,盥手行当接素书。

形式: 古风

寄澹和尚

五羊仲春廿有一,韶阳又隔十四日。

安危山上知若何,悲凉此处苦已极。

平生几度逢剧乱,烽火每每烧颜色。

传闻六县亦多盗,钩连蛮峒如豺虎。

宛同水寇恣劫杀,不抢仁化抢下富。

梦觉关前虽未来,海螺岩上当先怖。

雷峰殿外筑层城,吹竹鸣金昼夜惊。

高挂蒲团无祖意,空令胸次有刀兵。

四郊城内人民失,月中盘米收不得。

半生精血已消磨,一掌祇园难建立。

我欲还披百结衣,近来公瘦或稍肥。

人行须便寄一纸,不久应同话翠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