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忆敬亭山》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敬亭山的深深怀念。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引用等,使得景物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动人。
首句“忽忆敬亭山,翠碧千万寻”,以“忽忆”开篇,表达了诗人不经意间对敬亭山的思念之情,接着用“翠碧千万寻”描绘出敬亭山的青翠欲滴,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白云拂地弄晴影,黄猿啸晚清人心”两句,通过白云与黄猿的活动,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白云轻轻拂过地面,晴光映照下形成美丽的光影,黄猿在傍晚时分发出清脆的叫声,让人心情愉悦。
“桃花流水三月深,柳絮披烟辞故林”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桃花盛开,流水潺潺,柳絮随风飘舞,仿佛在告别旧日的家园,充满了生机与离别的意味。
“重楼复殿据山脚,像塑制度祠非淫”两句,转而描述了敬亭山的人文景观,重楼复殿依山而建,庙宇中的塑像和制度都体现了对神灵的敬畏,并非过度崇拜。
“晋时谢守曾赛雨,至今石上镌遗吟”引用了晋代诗人谢灵运的故事,他曾在敬亭山祈雨,至今山石上还留有他的诗句,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五言雅重参二典,琅琅一诵铿璆琳”赞扬了敬亭山的文学价值,五言诗体格高雅,引用了古代经典,诵读起来如同玉石撞击发出的清脆声音,富有韵律美。
“绿潭无底白玉沈,千载何人知此音”表达了对敬亭山美景的赞美,绿潭深不见底,如同沉入其中的白玉,千年之后,又有谁能知晓这美妙的声音?
“李白骑鲸出沧海,回鞭曾宿岧峣岑”引用了李白的故事,他曾在敬亭山骑鲸出游,夜晚曾在此山宿息,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却泛虚舟弄溪月,紫霞之杯倾不歇”描绘了诗人泛舟于溪流之上,欣赏月色,手持紫霞之杯饮酒畅饮的情景,充满了自由与洒脱。
“醉来更约崔宗之,秋水玄谈清兴发”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畅谈的情景,秋水长天,玄谈深邃,激发了清新的兴致。
“数公逸驾何当还,怅望英风不可攀”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英风的怀念,希望那些才华横溢的先贤能再次归来,但又深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信道相看两不厌,古来只有敬亭山”最后以对敬亭山的深情告终,相信与敬亭山的相遇是永恒的,古往今来,唯有敬亭山能让人如此心生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敬亭山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敬亭山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