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丞相荆公挽词二首(其一)

间世君臣会,中天日月圆。

裕陵龙始蛰,钟阜鹤随仙。

畜德何人绍,成书阖国传。

回头尽陈迹,麟石卧孤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为王安石(王丞相、荆公)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间世君臣会,中天日月圆”两句,诗人描绘了君臣相遇的非凡时刻,如同天地间的日月圆满,象征着王安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裕陵龙始蛰,钟阜鹤随仙”则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王安石的去世,如同龙开始冬眠,仙鹤飞向仙境,暗示王安石的离世如同自然界的轮回,虽是人间的别离,却也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旅程。

“畜德何人绍,成书阖国传”表达了对王安石品德和政绩的敬仰,以及对其著作广泛流传的感慨。这句诗强调了王安石不仅在生前留下了深刻的道德烙印,而且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回头尽陈迹,麟石卧孤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暗示王安石的离世使得曾经的辉煌与成就都化为了历史的尘埃,只有麟石(可能指某种纪念物)静静地躺在孤烟之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既是对王安石个人生平和贡献的深情缅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与时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王丞相荆公挽词二首(其二)

公在神明聚,公亡泰华倾。

文章千古重,富贵一毫轻。

若圣丘非敢,犹龙耳强名。

悲风白门路,啼血送铭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哭梅直讲圣俞

生事念死隔,歘如过鸟飞。

长空不留迹,清叫竟何之。

死者固已矣,生者谩相思。

昭亭雪塞山,相遇忘寒饥。

解剑贳浊酒,果肴躬自携。

扫除长少分,旷荡文章期。

赠蒙以大白,自谓无复疑。

及将起草茅,谨札还先驰。

邀我采石渡,烂醉霜蟹肥。

沉吟望夫曲,朗诵天门诗。

险绝必使和,凡鱼岂龙追。

篇篇被许可,当友不当师。

凌晨挂高帆,公行我言归。

一别三四秋,音问山中稀。

去年集选曹,僮瘦马力羸。

访公国东门,问我来何时。

青刍与白饭,诸子争赍持。

论新复谈故,谓我今逾奇。

南还得长篇,万里衔光辉。

此德未云报,讣音裂肝脾。

桓桓万人英,不遇终愁羁。

一官止太学,薄命吁可悲。

所嗟吾道丧,斯文竟何为。

譬彼卞子玉,弃置污浊泥。

凤来无嘉禾,啄肉纷群鸱。

彼苍厥有主,此理安无欺。

呜呼如之何,酸嘶复酸嘶。

形式: 古风

哭夏寺丞公酉

齐山郁愁烟,镜潭坠孤月。

佳人去不还,生别成死别。

有才曾未施,负冤终莫雪。

世情多反覆,美玉不如铁。

无路攀魂车,隔江寄清血。

形式: 古风

哭子点

五岁养育恩,一朝随埃尘。

琅琅读书声,在耳犹如新。

哽哽临绝言,唤爷眉屡颦。

永痛卑栖邑,医脉非良真。

微疾遽夭殇,吾家失麒麟。

嗥天天莫知,拊地地不闻。

泪迸睛欲枯,肠断鼻愈辛。

汝卧长夜台,我孤大梦身。

后嗣复谁望,有车已摧轮。

佳雏堕危巢,异芳零短春。

黄泉无白日,青冢多愁云。

哀弦写悲歌,吊汝冥漠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