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秋日牡丹

九华惊觉,又偷承雨露,羞匀春色。

岸蓼汀蘋成色界,未必天香人识。

粉涴脂凝,霜销雾薄,娇颤浑无力。

黄昏月掩,山城那更闻笛。

应是未了尘缘,重来迟暮,草草西风客。

莺燕无情庭院悄,愁满阑干苔积。

宫锦尊前,霓裳月下,梦亦无消息。

嫣然一笑,江南如此风日。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在九华山中醒来,又意外地承受了雨露滋润,羞涩地均匀着春天的色彩。
岸边的蓼草和汀洲的蘋花呈现出鲜明的界限,它们的香气或许并未被人察觉。
脸颊上沾满了粉色,脂粉凝结,寒霜消融,雾气变得稀薄,她的娇弱颤抖仿佛没有力气。
黄昏时分,月亮遮掩了山城,哪里还能听到笛声呢。
或许是尘世缘分未尽,她再次来到已是迟暮,匆匆忙忙如同秋风中的过客。
庭院中莺燕无情,悄然无声,栏杆上满是愁绪,青苔堆积。
在华丽的宫锦酒杯前,在月光下的霓裳舞影中,她的梦境也毫无音讯。
她嫣然一笑,江南这样的好天气,让人感叹。

注释

九华:指九华山。
雨露:比喻恩泽或滋润。
羞匀:害羞地均匀分布。
岸蓼汀蘋:水边的蓼草和汀洲的蘋花。
未必:不一定。
脂凝:脂粉凝结。
西风客:秋天的过客。
阑干:栏杆。
宫锦:宫廷的锦缎。
霓裳:古代舞衣。
嫣然一笑:甜美微笑。

鉴赏

这首词以"九华惊觉"开篇,描绘了一幅秋雨后牡丹悄然绽放的画面,仿佛被雨露滋润后的羞涩之美,犹如春色般娇嫩。接着,词人通过"岸蓼汀蘋"的意象,暗示牡丹的艳丽可能并未被人完全欣赏,只有天香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粉涴脂凝,霜销雾薄"进一步描绘牡丹花瓣的细腻与娇嫩,即使在月光下也显得无力摇曳,透露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美。"黄昏月掩,山城那更闻笛"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与牡丹的孤独之美相映成趣。

下半阙转向词人的内心世界,他感叹自己尘缘未了,归来已晚,如同匆匆过客。"莺燕无情庭院悄,愁满阑干苔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在宴饮中,他期盼着与牡丹相关的梦境,但梦中的消息却杳无音信。

最后,词人以"嫣然一笑,江南如此风日"收束,牡丹的笑颜与江南的美好秋日形成对比,寓言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留下无限遐想。整体上,这首词以牡丹为载体,寄寓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3)

彭泰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拜星月慢.祠壁宫姬控弦可念

雾罥觚棱,尘侵团扇,恨满哀弹倦理。

控雨笼云,共闲情孤倚。

敛娥黛、怕似流莺历历,惹得玉销琼碎。

可惜阑干,但苔花沈穗。算天音、不入人间耳。

何人谩、裛损青衫泪。不是旧谱都忘,厌新腔娇脆。

多生不得丹青意,重来又、花锁长门闭。

到夜永、笙鹤归时,月明天似水。

形式: 词牌: 拜星月慢

一境并吞云梦国,四时閒澹洞庭天。

形式: 押[先]韵

十二时慢

素馨花、在枝无几。秋入阑干十二。

那茉莉、如今已矣。只有兰英菊蕊。

霜蟹年时,香橙天气。总是悲秋意。

问宋玉、当日如何,对此凄凉风月,怎生存济。

还未知、幽人心事。望得眼穿心碎。

青鸟不来,彩鸾何处,云锁三山翠。

是碧霄有路,要归归又无计。

奈何他、水长天远,身又何曾生翼。

手捻芙蓉,耳听鸿雁,怕有丹书至。

纵人间富贵,一岁复一岁。

此心终日绕香盘,在篆畦儿里。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婆罗门引.寿长老

中秋皓月,隔霄光倍照尘寰。九龙喷香水,胜沈檀。

白家珠明协瑞,尊者诞人间。

世称生佛子、派接清原。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