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重兴寺

陌上横流浸作泥,行人步稳方一移。

春云将雨绕山去,社燕营巢贴地飞。

憩仆且须投古寺,閒怀犹喜论禅机。

中宵瞥起胡床念,回首家山几日归。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田野上的流水漫过路面成了泥泞,行人才能小心翼翼地移动一步。
春天的云彩带着雨意环绕着山峰,燕子忙着在地面附近筑巢飞翔。
暂作休息时,我打算投宿古老的寺庙,闲暇时还喜欢讨论佛理禅机。
半夜突然想起家乡,坐在倚床思索,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注释

陌上:田野上。
浸:漫过。
作:成为。
泥:泥泞。
行人:步行的人。
步稳:小心翼翼。
方:才。
春云:春天的云。
将雨:带着雨意。
绕山去:环绕山峰。
社燕:春燕。
贴地飞:在地面附近飞。
憩仆:暂作休息。
投:投宿。
古寺:古老的寺庙。
閒怀:闲暇的心情。
禅机:佛理禅机。
中宵:半夜。
瞥起:突然想起。
胡床:倚床。
家山:家乡。
几日归:何时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陌上横流浸作泥,行人步稳方一移。" 这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雨后小路湿滑的情景,行人须臾小心谨慎地迈着每一步,这种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感受。

"春云将雨绕山去,社燕营巢贴地飞。"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春日天气多变及小生命活动的观察,云彩环绕在山间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而燕子们则忙碌于建造自己的家园,这些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丰富的春日景象。

"憩仆且须投古寺,閒怀犹喜论禅机。"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法的向往。在疲惫和无奈中寻求精神寄托,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表达。

"中宵瞥起胡床念,回首家山几日归。"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躺在胡床上思念远方的家乡与山川,时间流逝,心中的归属感愈发强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白道人

天涯只影随,百结身上衣。

有术没人买,无家何处归。

自言穷亦好,未与道相违。

酌汝一杯酒,醒来万事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别

水火气类感,草木臭味亲。

君看金石交,分笃均天伦。

朅来东川游,结友轻雷陈。

诸君尽豪俊,著我漫浪身。

酒斟约无算,诗妙各有神。

人事不可知,变态生逡巡。

一代韩荆州,大木卧龙鳞。

客禽失危巢,翩翩傍丛榛。

斗升何细碎,朱丝恐生尘。

知己泪再滴,离群恨方新。

去兹胜社难,胸腹伤人神。

临岐欲何语,一味唯酸辛。

岁晚念裘褐,幸勿忘骚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赠听声上官术士

造化秘密藏,凝然大狙宅。

操纵掌握间,殆似不容测。

惟人号最灵,研穷深探赜。

支干究生旺,更以形骸索。

摸骨与听声,个中更奇特。

无烦觌面知,祸福悉已白。

至理非口传,妙处从心得。

官君持此术,行尽山水国。

所历多巧中,一醉天地窄。

祇今天下士,何啻累千百。

纷纷肉食鄙,正须囊锥客。

仆仆尘埃中,岂无凤毛翮。

勿以朝野殊,穷通理不隔。

上方劳梦想,胡弗为指摘。

致君尧舜上,尔术光史册。

若共俗人言,怀抱真可惜。

形式: 古风

关王祠(其一)

诸葛张陈已上,将军未数黥韩。

暝夜险途风雨,令人悬想辛酸。

形式: 六言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