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题阮亭寓竹

何物琅玕,偏爱傍、子猷书屋。

微雨后、月痕低照,亭亭新沐。

洛女凌波鸣杂佩,湘人鼓瑟敲寒玉。

早风雷、一夜起龙孙,森然绿。何处是,秦川曲。

休更觅,筼筜谷。只闲庭半亩,差堪医俗。

振箨未随秋寂寞,窥帘似共人幽独。

待他年、玉版好同参,宁为腹。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题阮亭寓竹》由清代诗人曹贞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在阮亭书屋旁的独特景致,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趣与深邃的哲思。

开篇“何物琅玕,偏爱傍、子猷书屋”,以琅玕(美玉)比喻竹子,点明竹子生长于书屋旁,暗示其高洁脱俗的气质。接着“微雨后、月痕低照,亭亭新沐”描绘了雨后月光轻洒在竹叶上的景象,竹子显得格外清新脱俗,仿佛刚沐浴过一般。

“洛女凌波鸣杂佩,湘人鼓瑟敲寒玉”运用典故,将竹子比作洛水女神凌波行走时佩环相击的声音和湘夫人弹奏瑟琴时敲击寒玉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竹子的清雅与高远。

“早风雷、一夜起龙孙,森然绿”描述了一夜风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成长。

“何处是,秦川曲。休更觅,筼筜谷”则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环境的向往与追求,希望能在秦川曲或筼筜谷这样的地方找到心灵的归宿。

“只闲庭半亩,差堪医俗”指出竹子不仅美化了阮亭的庭院,还能够净化人心,去除世俗的尘埃,体现了竹子的道德寓意。

“振箨未随秋寂寞,窥帘似共人幽独”描绘了竹叶在秋风中摇曳,虽孤独却坚韧不拔,竹帘映照出人的孤寂,两者相互映衬,富有深意。

最后“待他年、玉版好同参,宁为腹”表达了对竹子的敬仰之情,期待将来能与竹子一同参悟人生,宁可成为竹子的一部分,隐喻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认同与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坚韧、清雅以及与文人雅士精神世界的契合,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44)

曹贞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字:升六
  • 号:实庵
  •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634~1698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过滹沱

雁齿红桥,听桥下、怒涛如箭。

作襟带、长安日近,雪消波暖。

纳纳津门潮水合,茫茫句注奔流远。

变桑田、一派古今愁,难消遣。千尺堰,秋风卷。

千家哭,秋云暗。任歌残瓠子,阳侯骄蹇。

梦里常惊龙气冷,眼前复见蛟宫浅。

倚危栏、尘土上须眉,王程缓。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和锡鬯吴大帝庙下作

遗庙江东,旧日是、紫髯天下。

英魂在、灵风梦雨,卷旗飘瓦。

师子雄才原足惜,孝廉妩媚还能霸。

笑周郎、帷幄虑偏长,忘中夏。羞铜雀,东风借。

军衣白,艨艟驾。彼孙刘之睦,姻盟何假。

自惜江山吴子国,于今父老新丰社。

听石头、战鼓似寒潮,空城打。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惜秋华.牵牛花

河鼓星高,绕莓墙、几点野花开了。

不近夕阳,横斜晓风吹老。

依稀过雨长天,谁脱下柴窑新稿。杯小。

纵金盘、露浓承来些少。耐肯伴红蓼。

只深描浅画,把秋容妆好。

偷剪碧霞疑倩,七襄人巧。

佳期约略填桥,望翠軿、欲来波渺。更悄。

湿青苔、暗萤相照。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扫花游.用宋人韵

元宵过也、看春色蘼芜,澹烟平楚。湿云万缕。

又轻阴作晕,蜂儿乱舞。一夜梅花,暗落西窗似雨。

飘摇去、试问逐风,归到何处。灯事才几许。

记流水钿车,画桥争路。兰房列俎。

叹蕣华易掷,鬓丝堆素。拥断关山,知有离人独苦。

漫凭伫、听寒城、数声谯鼓。

形式: 词牌: 扫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