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山东独宿城东驿适中秋见月不寐有怀赋此

丈夫四方志,高远当自期。

四十尚未遇,我生将何为。

此身类萍梗,飘飘随所之。

去年当此夕,莆阳叹别离。

今年况在客,又值中秋时。

明月不我弃,万里长相随。

碧落净如洗,清光满无亏。

幽怀触佳景,技痒谁能医。

恨无知音者,酌我碧玉卮。

就寝苦不寐,起步当前墀。

凉风湿我巾,金风吹我衣。

徙倚恣瞻玩,徘徊动遐思。

亲闱隔山海,清樽知共谁。

柏台忆良契,对此争光辉。

仙舟有同侣,买醉情怡怡。

独我抱孤闷,劳劳客天涯。

问月月不答,随云向西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景清在中秋之夜,独自住宿于城东驿站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志向的追求与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丈夫四方志,高远当自期”点明了诗人的雄心壮志,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实现自己的理想。接着,“四十尚未遇,我生将何为”流露出诗人对于年华易逝、尚未有所成就的忧虑和困惑。

“此身类萍梗,飘飘随所之”以浮萍和水草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回忆部分,诗人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中秋之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明月不我弃,万里长相随”一句,诗人借明月寄托情感,表达即使身处异乡,心中仍有一份温暖与陪伴。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秋夜图景,月光洒满大地,如同洗尽铅华,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

“幽怀触佳景,技痒谁能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接下来的“恨无知音者,酌我碧玉卮”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希望有人能倾听他的心声,给予慰藉。

最后,诗人通过“问月月不答,随云向西驰”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3)

林景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清登舟怀故乡诸棋会

秋光忽已半,暗蛩作寒声。

堤柳渐落叶,风露涌凄清。

客怀易成感,迢迢故乡情。

城东有别墅,朝夕聚群英。

手谈复觞咏,绝无尘虑生。

愧我独何为,劳劳苦浮名。

孤舟烟水上,远道恒心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上祭酒邱先生

生本凡庸子,家居闽海涯。

少小颇知觉,向善心孜孜。

长大事儒业,执经游泮池。

窃廪踰十载,五科皆见遗。

年岁苦相迫,发身无他岐。

慈母早弃背,严翁霜鬓垂。

显扬失初志,惊惕徒嗟咨。

池鱼不自化,笼鸟将安飞。

鳞羽纵脩饬,违时深见讥。

偶尔遇恩诏,输粟来京畿。

怀赧苦不避,养禄图孝思。

幸得桥门路,拜瞻我宗师。

造就蒙至教,闻见增新知。

满拟策驽钝,于时当脱羁。

讵意蹈前辙,所谋转乖违。

行取限名次,三年尚无期。

迢迢八千路,家山音信稀。

归计既弗遂,行囊亦无资。

滥叨糊口计,数子来相依。

深冬忽抱病,请借求良医。

适遇行禁罚,谬坐违严规。

诚恪莫自愬,顽梗混同归。

旧馆不久复,生徒各分离。

日给仰无助,寸心恒自持。

此情不得已,卧地干霜威。

笞辱固自取,迫切还可推。

岂不深揣量,叩叩陈苦词。

班门众所畏,操斧非所宜。

但谓师弟子,恩义兼有之。

情或信可悯,往过宁复追。

雷霆虽震击,雨露多沾濡。

我师体天者,愿言鉴愚痴。

形式: 古风

美人图

晓院沈沈春昼长,曲栏风暖锦屏香。

碧纱窗前罢梳洗,金莲缓蹴双鸳鸯。

小娃展图供玩毕,对语雕床情自适。

灵鹊枝头报喜声,摽梅正是花生实。

形式: 古风

题余千兵梅花图

将门豪客城东住,手植梅花三五树。

为爱寒香户镇开,坐对梅花日成趣。

风流太守为写真,老手笔精妙入神。

半幅溪藤夺造化,枝南枝北争先春。

花如缀玉柯如铁,标格由来自高洁。

髣髴西湖起朔风,满林琼树飘晴雪。

豪客幽情谁得知,对花看画两相宜。

昨朝留我花下酌,濡毫索取题新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