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登衢州双石堂呈孙八太守公素

谢安涵雅量,叔夜赋刚肠。

清宵假寐,应笑长孺卧淮阳。

尽彻东平屏障,不废南楼谈咏,宴寝自凝香。

庭下一抔土,须避赤帷裳。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

百年乔木阴下,僵立两蛟苍。

目送千山爽气,帘卷一城风月,杖屦合彷徉。

他日峨眉秀,相望隔明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翻译

谢安有宽广的胸怀,嵇康赋诗充满刚强。
在清冷的夜晚难以入睡,想必他会笑李白在淮阳闲居。
东平的美景尽收眼底,南楼的吟诵从未间断,宴饮休息中也弥漫着香气。
庭院中的泥土,要避开红色帷帐的痕迹。两块石头坚固,映照着新堂的光彩。
百年老树荫下,两座石像如蛟龙般屹立。
目光远送千山清气,卷起窗帘,满城风月尽收眼底,手持杖履漫步。
期待未来在峨眉山的秀美中相见,但只能隔着明亮的光芒遥望。

注释

涵雅量:宽广的胸怀。
赋刚肠:赋诗充满刚强。
清宵:清冷的夜晚。
长孺:李白的字。
屏障:美景。
凝香:弥漫香气。
赤帷裳:红色帷帐。
健:坚固。
古色:古老的颜色。
僵立:屹立。
爽气:清新的气息。
杖屦:手杖和鞋子。
峨眉秀:峨眉山的秀美。
明光:明亮的光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水调歌头·其二》,是一首登高望远、抒发胸臆之作。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

"谢安涵雅量,叔夜赋刚肠"两句通过谢安和叔夜两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了诗人自己宽厚而坚定的人格魅力。

"清宵假寐,应笑长孺卧淮阳"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诗人似乎在自嘲地笑谈着那些年轻时期的无知与冲动。

"尽彻东平屏障,不废南楼谈咏,宴寝自凝香"三句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心胸开阔的情怀,同时也展示了其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享受。

"庭下一抔土,须避赤帷裳"则是提醒自己即使是在自然美景中,也要警惕世俗的诱惑,不被红尘迷惑。

"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百年乔木阴下,僵立两蛟苍"这几句描写了双石堂的古朴与庄严之美,以及周围环境的静谧和历史的沉淀。

"目送千山爽气,帘卷一城风月,杖屦合彷徉"则是诗人在高处眺望远方时的心情写照,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最后两句"他日峨眉秀,相望隔明光"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友人的深切期许,即便是分离,也能在心中彼此相望,共享那份精神上的明亮与清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深邃的思想情操。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拟饶州法曹掾作

金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

三千牍在,玉殿何日赐清闲。

难恋长安钟漏,谁借青云欬唾,拂袖且东还。

笑杀长缨使,复转出秦关。吾道在,虽不遇,面何惭。

雒阳年少,高论难与绛侯谈。

富贵暂饶先手,晞尽草头秋露,掩鼻出东山。

且饱鲸鱼脍,风月过江南。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玉楼春.红梅

当日岭头相见处。玉骨冰肌元淡伫。

近来因甚要浓妆,不管满城桃杏妒。

酒晕脸霞春暗度。认是东皇偏管顾。

生罗衣褪为谁羞,香冷熏炉都不觑。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一)

西风吹冷沈香篆。门掩小晴红叶院。

卧看黄菊送重阳,露重烟寒花未遍。

衰翁病怯琉璃簟。日日愁侵霜鬓短。

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八)三月三日雨夜觞客

一春花事今宵了。点检落红都已少。

阿谁追路问东君,祗有青青河畔草。

尊前不信韶华老。酒意妆光相借好。

檐前暮雨亦多情,未做朝云容易晓。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