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赤城千仞耸霞标,闻说精蓝近石桥。
久向天厨分净供,忽游人落赴嘉招。
逾年华馆留禅榻,几宿轻航兀夜潮。
深愧山阴许都讲,肯随支遁出尘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夷简的《送僧归护国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禅修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僧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佛法修持的赞美。开篇“赤城千仞耸霞标,闻说精蓝近石桥”两句,以壮丽的山势和传说中的仙境,烘托出护国寺的庄严与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久向天厨分净供,忽游人落赴嘉招”表达了僧人的修行生活,他们长期面向佛界供养之所,忽然间又被世间美好的事物吸引,这里“天厨”的概念象征着高洁的精神追求,而“净供”则是清净供养之意。
中间两句“逾年华馆留禅榻,几宿轻航兀夜潮”,描写了僧人在寺院中长时间的修持生活,以及偶尔外出时乘舟行走于夜色中的景象。“逾年”表明时间流逝,“华馆”指的是精美的建筑,而“禅榻”则是佛教修持坐禅之处;“几宿”意味着短暂停留,“轻航兀夜潮”展示了僧人在夜晚乘船行走于波涛中的宁静与从容。
最后两句“深愧山阴许都讲,肯随支遁出尘嚣”,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仰慕之情以及对于佛法的敬畏。这里,“深愧”表示对僧人所达到精神境界的自省与佩服;“山阴许都讲”则是说在山间寺院中,僧人讲解佛法;“肯随支遁出尘嚣”表明诗人愿意跟随僧人的脚步,脱离世俗纷争,追求精神的清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修行生活的描写,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佛教世界。
不详
往年游海峤,上彻最高层。
云外疑无路,山中忽见僧。
虎蹲临涧石,猿挂半岩藤。
何日抛龟纽,孤峰上再登。
贺监湖边山斗高,水轩水坞频抽毫。
吟馀清兴杳无际,揭蓬听雨登渔舠。
梅无驿使飘零尽,草怨王孙取次生。
人为子推初禁火,花愁青女再飞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