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这首诗是王迈在宋代所作,名为《读渡江诸将传》。诗中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赞美与哀悼,以及对权力高峰处境之危险性的深刻认识。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 这两句通过阅读古代英雄的事迹,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诗人不禁潸然泪下。这表明诗人对历史上的英杰怀有深厚的敬意,并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到精神力量。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功勋过高、权势过重所带来的危险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古代中国,功高震主往往会引起君主的猜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这两句用了两个历史上的英杰来形容诗人所敬仰的人物。韩信、彭越都是汉朝开国功臣,以勇敢著称;而廉颇、蔺相如则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他们之间的故事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展现了忠诚和宽广的胸怀。诗人通过这些形象,表达自己对英勇和忠心品质的向往。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这两句则充满了无尽的哀愁。中原指的是中国的心脏地带,即黄河流域一带,而“尺土”意指极小的一片土地。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时代和地方的深切怀念,甚至连最微小的一片土地都无法重返,这种离愁与无奈之情,令人感慨。
综观全诗,王迈通过历史人物的传记抒发了自己的英雄情结,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生态的深刻洞察。诗中既有对英杰的赞美,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感受,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缅怀,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不详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诲盗须知有自来,贪官污吏祸之胎。
杀人越货甘残忍,入市拿金不忌猜。
谁与清朝申典宪,合将若属寘渠魁。
书生锐欲排阊阖,先诵民谣献外台。
六十青蚨米五升,儿童满口说常平。
方愁饥火无聊赖,一沐恩波得并生。
真佛现身来救度,老天著眼自分明。
从今闽粤家生子,定把君侯姓作名。
建俗轻生自古然,况逢军旅更饥年。
两台相顾长酸鼻,一饭无缘得下咽。
发廪救荒宁计日,乞师请命屡笺天。
贼平必欲论功报,镇抚须居战取先。
一第归来正黑头,艾轩遗墨费旁搜。
及瓜上日相催迫,锓枣通宵细校雠。
充类所行皆好事,立身何患不前修。
故家常宝文公帖,谨勿逢人便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