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渡江诸将传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阅读各位贤人的事迹,让人泪流满襟。
功绩太高会招致怨恨,权势过盛隐含着危险。
他们的勇猛如同韩信、彭越,但心地却像廉颇、蔺相如般难得。
广大的中原大地并非遥不可及的天边,即使是小小的一寸土地也不能放弃。

注释

诸贤:指历史上有德有才的贤人。
传:传记或事迹。
泪洒衣:形容极度感动或悲伤。
怨府:比喻因功劳大而招致他人嫉妒和怨恨的地方。
权盛:权力极大。
危机:危险的境地。
韩彭:韩信和彭越,古代名将。
廉蔺:廉颇和蔺相如,战国时期的名臣,以宽容和忠诚著称。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古时常用来代指整个国家。
尺土:极小的土地。
归:归属,回归。

鉴赏

这首诗是王迈在宋代所作,名为《读渡江诸将传》。诗中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赞美与哀悼,以及对权力高峰处境之危险性的深刻认识。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 这两句通过阅读古代英雄的事迹,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诗人不禁潸然泪下。这表明诗人对历史上的英杰怀有深厚的敬意,并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到精神力量。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功勋过高、权势过重所带来的危险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古代中国,功高震主往往会引起君主的猜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这两句用了两个历史上的英杰来形容诗人所敬仰的人物。韩信、彭越都是汉朝开国功臣,以勇敢著称;而廉颇、蔺相如则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他们之间的故事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展现了忠诚和宽广的胸怀。诗人通过这些形象,表达自己对英勇和忠心品质的向往。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这两句则充满了无尽的哀愁。中原指的是中国的心脏地带,即黄河流域一带,而“尺土”意指极小的一片土地。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时代和地方的深切怀念,甚至连最微小的一片土地都无法重返,这种离愁与无奈之情,令人感慨。

综观全诗,王迈通过历史人物的传记抒发了自己的英雄情结,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生态的深刻洞察。诗中既有对英杰的赞美,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感受,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缅怀,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贼平贺本路史仓良叔弥忠四首(其四)

诲盗须知有自来,贪官污吏祸之胎。

杀人越货甘残忍,入市拿金不忌猜。

谁与清朝申典宪,合将若属寘渠魁。

书生锐欲排阊阖,先诵民谣献外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贼平贺本路史仓良叔弥忠四首(其三)

六十青蚨米五升,儿童满口说常平。

方愁饥火无聊赖,一沐恩波得并生。

真佛现身来救度,老天著眼自分明。

从今闽粤家生子,定把君侯姓作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贼平贺本路史仓良叔弥忠四首(其二)

建俗轻生自古然,况逢军旅更饥年。

两台相顾长酸鼻,一饭无缘得下咽。

发廪救荒宁计日,乞师请命屡笺天。

贼平必欲论功报,镇抚须居战取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钱方言岩仲之泰尉尤溪二首(其二)

一第归来正黑头,艾轩遗墨费旁搜。

及瓜上日相催迫,锓枣通宵细校雠。

充类所行皆好事,立身何患不前修。

故家常宝文公帖,谨勿逢人便有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