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十青蚨米五升,儿童满口说常平。
方愁饥火无聊赖,一沐恩波得并生。
真佛现身来救度,老天著眼自分明。
从今闽粤家生子,定把君侯姓作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救灾恩惠的场景,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在自然灾害后对民众的救济行为。诗中“六十青蚨米五升”开篇,便直截了当地展示了赈济粮食的具体数额和方式,传达出一种即刻解困的急迫感。紧接着,“儿童满口说常平”则表现了民众对救助行动的期待和庆幸,透露出一丝温馨与希望。
在“方愁饥火无聊赖,一沐恩波得并生”的两句中,“方愁”表达了人们对于饥饿的忧虑,而“一沐恩波”则是指救助如同及时雨一样,给予生命以新的希望。这里,“并生”二字,暗示着救济不仅拯救了物质上的困境,也给予了精神上的慰藉。
“真佛现身来救度,老天著眼自分明”两句,则借用佛教和道教的神话象征,将统治者比喻为拯救众生的神佛,而“老天著眼自分明”则强调了上天对世间万物的洞察与公正。
最后,“从今闽粤家生子,定把君侯姓作名”表达了一种对于救助之恩的纪念和传承。这里的“闽粤”特指福建和广东一带,而“定把君侯姓作名”则意味着对施惠者的感激将会流传至后世,以至于将其姓氏作为子孙的名字。
整首诗通过对救灾恩惠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关怀。
不详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建俗轻生自古然,况逢军旅更饥年。
两台相顾长酸鼻,一饭无缘得下咽。
发廪救荒宁计日,乞师请命屡笺天。
贼平必欲论功报,镇抚须居战取先。
一第归来正黑头,艾轩遗墨费旁搜。
及瓜上日相催迫,锓枣通宵细校雠。
充类所行皆好事,立身何患不前修。
故家常宝文公帖,谨勿逢人便有求。
莫作寻常一尉看,斯人能大所居官。
才高不数麒麟楦,气盛曾排虎豹关。
初筮事人须以直,有心及物莫辞难。
此行有一为君贺,刺史贤如元次山。
大雅吾无望古人,有常犹愈翟公门。
贪荣但可骄妻妾,死义方堪托子孙。
董生鸡哺宁求报,元子雉媒莫少恩。
俗物茫茫随野马,英雄千载赤心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