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母人泷州避难寓从弟之姻林氏馆有赋(其一)

白鹄从其母,东飞琼树柯。

苏仙频避弹,炎女未填河。

反哺求粱稻,孤生念茑萝。

昏姻维尔故,留托泰山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鹄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场景,以及它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孤生小鸟的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沉的家庭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首句“白鹄从其母,东飞琼树柯”,以白鹄象征孝顺子女,跟随母亲,向东飞向琼树的枝头,寓意着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和追随。接着,“苏仙频避弹,炎女未填河”两句,通过苏仙(传说中的避弹仙人)和炎女(神话中的填海女)的典故,表达了对逃避伤害和克服困难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

“反哺求粱稻,孤生念茑萝”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白鹄为了母亲和幼鸟,不辞辛劳地寻找食物,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和责任感。而“孤生念茑萝”,则是对孤身一人的小鸟的同情,小鸟依赖于茑萝(一种藤本植物),象征着在逆境中寻求依靠和保护。

最后,“昏姻维尔故,留托泰山阿”两句,将话题转向婚姻和家族的重要性,暗示了在艰难时期,家族的团结和支持是度过难关的关键。其中,“昏姻维尔故”意味着婚姻关系是维系家族的重要纽带,“泰山阿”则借用了“泰山”这一稳固的象征,强调了家族支柱的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感、个体的责任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支持和依靠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哲理深度。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奉母人泷州避难寓从弟之姻林氏馆有赋(其二)

衔草鹿鸣麑,呦呦春涧西。

介推惟负母,弘景未归妻。

遁世心无悔,游仙路不迷。

泷州山水好,兄弟且相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登浴日亭

月明南澥阔,中夜气鸿濛。

万马奔旸谷,双螭御祝融。

日轮飞上下,澥市动虚空。

谁与同晞发,沧凉若木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海上

海上青山好,东西耸二樵。

三秋观海日,半夜逐江潮。

宫阙金银在,仙人素手招。

何当共徐市,一去十洲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鹤舒台

英雄多羽化,高尚更安期。

岂乏留侯舌,差为霸者师。

登台驾玄鹤,涉海握神芝。

父老菖蒲会,千秋空尔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