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采蘅金陵江,往来石城道。
不问江南人,安识江南草。
这首诗描绘了在金陵江边采摘香草的情景,诗人行走在石城道路上,对过往的江南人并不在意,只是独自欣赏着江南的花草。通过"不问江南人,安识江南草"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江南风土人情的独特见解,他似乎更愿意沉浸在自然与草木之间,享受那份宁静和对江南独特韵味的领悟。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传达出一种淡然超脱的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与人情的深深思考。
不详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江上杨柳花,袅袅不肯住。
随燕入帘栊,因风复飞去。
芳树不自惜,与藤相萦系。
岁久藤枝繁,见藤不见树。
天设潼关金陡城,中条华岳拱西京。
何时帝劈苍龙峡,放与黄河一线行。
玉女霓裳斗彩虹,君王仙去凤楼空。
只今惟有垂杨树,留得寒蝉咽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