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一)

欲看西湖两岸山,卧乘湖上木兰船。

湖山已自随船改,更值阴晴欲雨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想要欣赏西湖两岸的山景
我躺在湖上的木兰船上悠闲地观赏

注释

欲:想要。
看:欣赏。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两岸:湖的两边。
山:山脉。
卧乘:躺着乘坐。
湖上:在湖面上。
木兰船: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船,这里代指小船。
湖山:湖光山色。
随船改:随着船的移动而变化。
更值:再加上。
阴晴:天气阴晴不定。
欲雨天:快要下雨的天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木兰船游览西湖的情景。首句“欲看西湖两岸山”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期待和观赏欲望,展现了西湖山水的魅力。接着,“卧乘湖上木兰船”描绘了诗人舒适悠闲地躺在船上,享受湖面风光的画面。

“湖山已自随船改”一句富有动态感,暗示随着船只的移动,湖光山色也在不断变换,仿佛与船同步转换,体现了西湖景色的多变和迷人。最后一句“更值阴晴欲雨天”,则增添了诗意的层次,预示着天气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别样风景,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诗人乘船游湖的视角,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和变幻莫测的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苏辙作为苏轼的弟弟,此诗也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同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梳头

水上有车车自翻,悬霤如线垂前轩。

霜蓬已枯不再绿,有客劝我抽其根。

枯根一去紫茸茁,珍重已试幽人言。

纷纷华发何足道,当返六十过去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去国日已远,涉江岁将阑。

东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欢。

迁延废行迈,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弃征鞍。

超然脱阛阓,穿云抚朱栏。

下视万物微,惟觉沧海宽。

潮来声汹汹,望极空漫漫。

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樯竿。

水怪时出没,群嬉类豭羱。

幽阴自生火,青荧复谁钻。

石头古天险,凭恃分权瞒。

疑城曜远目,来骑惊新观。

聚散定王业,成毁犹月团。

金山百围石,岌岌随涛澜。

犹疑汉宫廷,屹立承露盘。

狂波恣吞噬,万古嗟独完。

凝眸厌滉漾,绕屋行盘跚。

此寺历今古,遗迹皆龙鸾。

孔明所坐石,牂䍽非人刊。

经霜众草短,积雨青苔寒。

萧翁嗜佛法,大福将力干。

坡陀故镬在,甲错苍龙蟠。

卫公秉节制,佛骨埋金棺。

长松看百尺,画像留三叹。

新诗语何丽,传读纸遂刓。

嗟我本渔钓,江湖心所安。

方为笼中闭,仰羡天际抟。

游观惜不与,赋咏嗟独难。

俸禄藉升斗,齑盐嗜咸酸。

何时扁舟去,不俟官长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

鸟依山,鱼依湖,但有所有无所无。

轻舟沿溯穷远近,肩舆上下更传呼。

翩然独往不携孥,兼擅鱼鸟两所娱。

困依岩石坐巉绝,行牵翠蔓随缠纡。

道逢勤思访其庐,诵诗清切秋蝉孤。

隐居羞踏陌上土,何人起爱轮下蒲。

水南巷中罗百夫,鸡鸣朝谒至日晡。

人生变化安可料,怜汝久遁终无图。

凫鹥不足鹤有馀,一俯一仰戚与蘧。

嗟我久欲从逃逋,方圆不敢左右摹。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游径山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

钱塘后到山最胜,下枕湖水相萦旋。

坐疑吴会无复有,扁舟屡出凌涛渊。

今秋复入径山寺,势压众岭皆摧颠。

连峰沓嶂不知数,重重相抱如青莲。

散为云雾翳星斗,聚作潭井藏蜿蜒。

钦翁未到人迹绝,千里受记来安禅。

荒榛野草置茅屋,坐令海贾输金钱。

至今传法破烦恼,饱食过客容安眠。

解装投锡不复去,纷纷四合来乌鸢。

或言此处犹未好,海上人少无烦煎。

天台雁荡最深秀,水惊石瘦尤清便。

青山独往无不可,论说好丑徒纷然。

终当直去无远近,藤鞋竹杖聊穷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