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取空是取色,取色色无常。
色空非我有,端坐见家乡。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诗人庞蕴之手,体现了深厚的佛法修为与哲理。开篇“取空是取色,取色色无常”两句,探讨的是色和空的关系。“取”字在这里意味着追求或理解,而“色”指世间万象,“空”则象征虚幻与本质。在佛教思想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强调了现象世界的无常与虚幻。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观照万法皆空的禅理。
下面两句“色空非我有,端坐见家乡”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思想。“色空非我有”意味着色和空都不是个人所能拥有或掌控的,它们超越了个体的欲望与束缚。而“端坐见家乡”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通过内心的修为,诗人达到了一个超然物外、回归自性的境界。这里的“家乡”非指世间之乡,而是心灵深处的本真所在。
整首诗偈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了一种对世俗纷扰超然绝脱,又能深刻体悟生命本质的心境。在这短暂的四句中,庞蕴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佛学造诣,更通过诗偈这一艺术形式,将禅宗的修为理念传达给后世。
不详
孙儿正啼哭,母言来与金。
捻他黄叶把,便是正声音。
前人若有事,我犹佯不知。
何况他无问,谗舌强卑卑。
劝君师子吼,莫学野干鸣。
若能香象起,感得凤凰迎。
一种学事业,亦来登选场。
祇缘口义错,落第在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