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其二)

君不见汉家筑台临咸京,图籍排比如鱼鳞。

又不见晋人创亭稽山阴,群贤毕集罗簪绅。

古今名兰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

乃知草木本无取,必假人物始可珍。

夫君名高斗以南,筑台宛在江之漘。

楚人盈要竞服艾,羌独滋兰真绝伦。

风摇绿叶剑戟舞,雨折香苞檀麝新。

不宁充帏悦鼻观,正自纫佩持吾身。

堂奥藏书三万轴,尽校鱼鲁分根银。

堂中延客三千履,可结侨札参雷陈。

定知斯堂阅千载,与昔台亭知共振。

仆也生憎鲍鱼肆,扣门屡作君家宾。

小槽珠滴不待满,有时旋漉头上巾。

醉留恶语涴君壁,有客如此君勿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你没看见汉家在咸京建起的高台,图书排列得像鱼鳞一般密集。
再看晋人在稽山阴创建的亭子,众多贤士聚集,如同簪缨之族。
古今名兰种类繁多,而这两者却始终不朽。
由此可知,草木本身并无价值,必须借助人物才显得珍贵。
您的名声高过斗南,那座台就在江边的沙洲上。
楚人崇尚艾草,唯有您独爱兰花,实属超群。
风吹动绿叶,仿佛剑戟起舞,雨打落香气,如檀麝清新。
这兰花并非仅供观赏,而是我亲手编织佩带,伴随我左右。
您的厅堂藏书三万卷,校对精细,如鱼鲁辨析金银。
厅中宾客三千,能与您共论学问,如雷陈交游。
这厅堂必将历千年而不衰,与古时的台亭同声相应。
我生性厌恶卖鲍鱼的市场,多次造访您的府邸。
即使小酒杯中的酒未满,我也愿意立刻为您斟满,甚至擦拭头巾。
醉后我可能说出难听的话,玷污了您的墙壁,但请您不要怪罪这样的客人。

注释

咸京:古代都城,这里指长安。
图籍:书籍。
稽山阴:古代山名,位于浙江绍兴。
簪绅: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士大夫阶层。
江之漘:江边的沙洲。
艾:一种草药,此处比喻楚人的喜好。
绝伦:独一无二,超群。
纫佩:编织成佩饰。
鱼鲁:古代文字错误,比喻校对书籍。
雷陈:古代两位贤者的名字,此处比喻博学之士。
鲍鱼肆:比喻庸俗不堪的地方。
漉:过滤,此处指斟酒。
恶语:粗鲁或不礼貌的话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所作的《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其二)》。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汉家筑台和晋人创亭的典故,赞美了兰草的高雅品质和历史地位,认为兰草的价值在于与人的交往和珍视。诗人将朋友罗长卿的新居兰堂比喻为古代名胜,称赞其藏书丰富,宾客众多,预示着其未来的文化影响力。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兰的喜爱,即使如鲍鱼之臭,也能成为兰堂的常客,醉酒后留下豪放之言,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兰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其一)

大江来章贡,小江出香城。

快哉一阁上,揖此二水清。

江落波澜静,江涨波澜惊。

四时五变化,两目常兼并。

登临苟得要,坐使万象呈。

吾闻邹国轲,耻作么么生。

平生浩然气,直与天地盈。

观水必观澜,寓言见真情。

雨集沟浍间,肯把青眼横。

长卿轲之徒,胸中气峥嵘。

学障百川东,词如三峡倾。

此道素自得,此景宜天成。

我本烟波徒,临流尝濯缨。

他年理渔艇,往寻鸥鹭盟。

倘绘新居图,载我一叶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望皖公山

太婆岭独高秋浦,皖公山正望龙舒。

端如牛女隔天汉,不似彭郎近小姑。

形式: 七言绝句

梁光远以予真置丘壑中

野岩非汝肖,山泽称吾臞。

珍重梁高士,深知谢幼舆。

形式: 五言绝句

清源知藏僧法源写真求赞

精不摇,神不骄,鬓任髡,颜任凋。

人扰扰而胶胶,尔寂寂而寥寥。

知壶子其谁何,异渔父之堪描。

往壁观以默照,免室迩而人遥。

形式: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