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钧天在耳,晨开阊阖,无奈浮云蔽日。
嵇康曾答巨源书,道臣也、不堪有七。
玉珂雕马,莫来莫往,尽是平生胶漆。
孝标著论一何愚,笑劝百、何曾讽一。
这首词以清雅之笔描绘了官场的复杂与世态炎凉。词人宋琬通过“钧天在耳,晨开阊阖”开篇,将自己置身于高远的境界,却无奈“浮云蔽日”,象征着现实中的种种束缚与不公。嵇康与山涛的对话被巧妙引用,表达了词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臣也、不堪有七”,暗指无法忍受官场的种种压力和不平。
接下来,“玉珂雕马,莫来莫往”描绘出官场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冷漠,无论是进还是退,都仿佛陷入了一种难以挣脱的胶漆状态。孝标的故事被提及,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于现实的讽刺与批判,他以幽默的方式指出,那些所谓的忠言逆耳,往往无人听闻或理解。
整首词以“笑劝百、何曾讽一”结尾,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辛辣讽刺,也是词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通过这一句,词人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对真正忠言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孤独与挣扎。
综上所述,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宋琬对官场现象的深刻洞察,还蕴含了他对人性、友情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不详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沙鸥睡稳,雨声惊起,竹里双扉开合。
南屏一缕白云生,早失却、雷峰残塔。
青苔妨屐,黄柑伴茗,松老应同僧腊。
西风萧瑟柁楼寒,向弥勒、龛中下榻。
东君忒巧,调朱搓粉,绣出红霞几幅。
朝来细雨一丝丝,似妃子、温泉初沐。
风前欲语,烟中如睡,只合锦禽双宿。
枝闲啼罢不能巢,燕燕说、莺莺无福。
枫落潇湘,雪深幽冀。霜风吹老芦花穗。
捣衣时节却飞来,一声才断千行泪。
带雨还飞,飘零无次。萧萧清影和云坠。
郎边莫道少书来,长空写尽相思字。
光淬芙蓉,魂惊魑魅。青苔石上娲皇泪。
自从双剑作龙飞,空闻白虎眠幽隧。
歌舞方酣,越人兵至。水犀惊醒夫差醉。
鸱夷葬后馆娃空,镯镂似比干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