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雁

枫落潇湘,雪深幽冀。霜风吹老芦花穗。

捣衣时节却飞来,一声才断千行泪。

带雨还飞,飘零无次。萧萧清影和云坠。

郎边莫道少书来,长空写尽相思字。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雁》以大雁为载体,描绘了深秋季节的凄美景象,寓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首先,“枫落潇湘,雪深幽冀”,开篇即以“枫”与“雪”两种极具季节感的自然景观,勾勒出一幅深秋的冷寂画面。枫叶随风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败;而雪深幽冀,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孤寂,预示着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接着,“霜风吹老芦花穗”,霜风不仅吹老了芦花,也吹老了岁月,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芦花随风飘散,象征着离别的哀愁与无奈。

“捣衣时节却飞来,一声才断千行泪”,捣衣是古代妇女在秋日里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的习俗,此处借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大雁的突然飞来,仿佛触动了内心的柔软之处,一声雁鸣便足以引发千行泪水,形象地展现了思念之深与情感之强烈。

随后,“带雨还飞,飘零无次”,大雁在雨中飞翔,显得更加孤独与无助,其“飘零无次”的状态,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漂泊不定的隐喻。大雁的飞行轨迹,似乎在空中书写着相思的字迹,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郎边莫道少书来,长空写尽相思字”,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亲人书信的渴望与期盼,同时也暗示了即使没有实际的书信往来,大雁的飞行也成为了传递思念的媒介。长空中的雁字,既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自由与希望的向往。

综上所述,《踏莎行·雁》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秋季节的凄美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虎丘试剑石

光淬芙蓉,魂惊魑魅。青苔石上娲皇泪。

自从双剑作龙飞,空闻白虎眠幽隧。

歌舞方酣,越人兵至。水犀惊醒夫差醉。

鸱夷葬后馆娃空,镯镂似比干将利。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临江仙.曹顾庵归自楚中闻余在白门不及晤而去留书为别赋此词奉答

忆在劳劳亭上别,吴江三落丹枫。

洞庭西望水连空。共谁过赤壁,高唱大江东。

准拟开樽还痛饮,小楼同听疏钟。

布帆归去似飞鸿。寄将黄雀鲊,须趁鲤鱼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艾石五兄纳姬白门善解琴书携之入蜀催妆赋此

桃叶桃根艳冶,巫山巫峡嶙峋。高唐云雨昔曾闻。

赋才今宋玉,臣梦果然真。

十样眉誇螺黛,七弦琴拂龙唇。薛涛笺写洛川神。

小窗图笔阵,亲学卫夫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赠少年客

韦曲城南天尺五,翩翩公子豪奢。

小平津外绿杨斜。金鞍雄百骑,蛮鼓醉三挝。

一掷枭卢输百万,吴钩光闪龙蛇。

春衣夜宿杜陵花。情人刘碧玉,侠客鲁朱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