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傅丈见寄(其二)

土瓜甘蔗窖深藏,青李来禽子在囊。

胜日园林吾有分,暮年歌酒尔无忘。

扫除金屑不到眼,尽力石田难救荒。

每遇北风长引领,皖公山下是桐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土瓜和甘蔗深深埋藏于窖中,青色李子和鸟蛋装满袋子。
好日子时,园林的乐趣我有幸分享,老年时,希望你不要忘记饮酒作乐。
清除掉眼前的金银财宝,努力耕耘也无法解决饥饿问题。
每当北风吹起,我总会满怀期待,因为那是桐乡的方向,皖公山下。

注释

土瓜:一种蔓生植物,果实可食用。
甘蔗: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含糖分高。
窖:地下的仓库或储藏室。
青李:绿色的李子。
来禽:泛指鸟类。
子:指鸟蛋。
囊:袋子或口袋。
胜日:美好的日子。
园林:花园或庭院。
吾有分:我有幸参与或享有。
尔:你。
无忘:不要忘记。
金屑:比喻财富或琐碎的事物。
石田:贫瘠的田地。
救荒:救济饥荒。
北风:冬季的寒风。
引领:期待或向往。
皖公山:具体地点,可能指安徽的一座山。
桐乡:桐乡,地名,位于中国安徽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年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慨。开篇“土瓜甘蔗窖深藏,青李来禽子在囊”两句,写出农家秋收后的景象,土瓜、甘蔗等作物被深埋以保存,青李成熟后用囊袋盛装,这些都是乡村生活的常见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长和丰硕果实的赞美。

接下来的“胜日园林吾有分,暮年歌酒尔无忘”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生命中不同阶段的态度。"胜日园林吾有分"意味着在壮年时享受过园林之美,而到了晚年则以饮酒唱歌自娱,这里的“尔”指代傅丈,表明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忘记与朋友间的欢聚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扫除金屑不到眼,尽力石田难救荒"两句,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尽管“扫除金屑”象征着勤劳和不辞辛苦,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改变贫瘠土地的现状,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隅。

"每遇北风长引领,皖公山下是桐乡"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对故土的怀念。诗人在经历北风(可能象征着外界的挑战或不利条件)时,总会想起远方的家乡——皖公山下的桐乡,这里寄寓了诗人对于根之所在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生活态度和故土怀念的描绘,展现了一位老年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江上待客不至

烟雾濛濛远岫埋,沙边特为小徘徊。

行人又向去处去,客子未知来不来。

诗似芙蓉临水出,人如杨柳待风开。

何时见此消愁眼,更责后期倾玉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上送客夜归

江干燕客酒如淮,归路飞辀破绿苔。

灯影入帘窥酩酊,雨声宜梦引咍台。

岂无文送穷行别,似有人呼隐去来。

一念不生无可道,此怀今欲向谁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约郑公绩出城

颇厌低头看文字,似曾有约到南山。

稍回妍暖日自喜,扫尽积阴天解颜。

便合与君联骑出,更谁如我两人闲。

相逢莫作伤时状,且趁春光竞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约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

衙鼓声中百事休,独攀危磴看江流。

君脩吏课中中考,我且山行上上头。

下视三千佛世界,高寻十二仙人楼。

闻思大士谁呼应,愿赐飞霖洗旱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