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对中国古代禅宗修行者形象的描绘和评价。诗中以“全无寸长,但据驴性”开篇,形象地形容这位居士虽然没有显赫的外在成就,却坚守自我,如同驴子般固执于其本性。他选择不追求深海的神秘或高山的崇高,暗示他更注重内心的修炼。
“不行深深海底,不立高高峰顶”进一步强调他的低调和谦逊,不愿沉溺于世俗的名利之中。诗人接着以“问佛法,今日困”表达居士在修行道路上的困惑和挑战,反映出求道过程中的艰辛。
“瞎衲僧眼,识毗耶病”一句,以自嘲的方式,说自己虽为僧人,但可能并未完全领悟佛法,对修行中的问题有所误解。最后两句,“素与觉城无冤,何事图形画影”,居士表白自己与觉城(可能指佛教圣地)并无过节,不明白为何会被画入图像,暗示他对这种被关注和记录有些不解,更倾向于隐逸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寓言和自述,展现了觉城居士的独特性格和修行态度,以及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