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生怕新寒侵翠袖,黄昏早下帘儿。

摒当茶具伴寻诗。披剪重检韵,短句慰相思。

杨子江头秋月好,也应念及兰闺。

连宵灯下坐多时。小窗虫语静,风细漏迟迟。

形式:

鉴赏

这首《临江仙》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元昭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渲染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首句“生怕新寒侵翠袖”,通过写主人公担心秋夜的寒冷侵袭女子的衣袖,流露出对爱人的关怀与体贴。接着,“黄昏早下帘儿”暗示了主人公急于为她营造温暖的环境。

“摒当茶具伴寻诗”描绘出词人为了排遣思念,精心准备茶具,借诗抒怀的场景,显示出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情感的寄托。接下来,“披剪重检韵,短句慰相思”则直接表达了词人试图通过创作诗歌来缓解相思之情,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

下片转而描绘江边秋夜的景象,“杨子江头秋月好”,以明月之美衬托离别后的心境,暗示远方的爱人也在同一轮明月下思念着彼此。“连宵灯下坐多时”进一步刻画了词人彻夜难眠的情状,灯火陪伴,时间仿佛停滞。

最后两句“小窗虫语静,风细漏迟迟”,以虫鸣和漏声的描写,营造出宁静而漫长夜晚的氛围,既写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又寓言了他们之间绵长的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期待。

收录诗词(90)

郑元昭(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一)

深沉院宇。日日闻鸠语。又是一番风挟雨。

净洗小庭残暑。飘来桐叶阑珊。儿童戏作瓢看。

笑道山斋此际,也应堆遍阑干。

形式:

清平乐(其二)

连天风雨。瞥见秋来去。桐叶山斋瓢几许。

吟纸应添新句。通宵帘响虚廊。莲筹滴露初长。

料得幽人未睡,罗衫应也憎凉。

形式:

红窗月.三更

墙阴寒翠露华滋。菊梦蛩思。

正红窗人静,银烛更迟。谁见玉钗敲遍觅新词。

竹风吹送衫儿薄,凉月初西。

想那人此际,贪弄琴丝。也是篆香清袅未眠时。

形式:

山花子

一缕蝉风绕画阑。黄昏悄坐绿阴间。

落尽梧桐新月好,对谁看。

爱把瑶琴弹旧曲,初更冷露怕衣单。

应念念伊人未睡,晚妆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