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十二首(其三)

共工触山折,夸父去无还。

娲氏怀忧伤,鍊石思造天。

妖姬鼓哀瑟,嬉戏王台间。

草昧怨无侯,哲者中自煎。

小鸟填巨海,芦灰遏洪川。

力诚有不及,心情良可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个悲剧性人物:共工和夸父。共工因愤怒撞倒不周山,象征着力量的失控和冲动带来的灾难;夸父则因追逐太阳而渴死,显示出人类对自然的挑战和无尽追求。女娲担忧天地之变,炼石补天,体现了她的拯救与创造精神。

诗人通过“妖姬”和“小鸟填海”等意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同情。"草昧怨无侯"暗指百姓在乱世中无处申诉,智者深感无奈,只能自我煎熬。最后两句"力诚有不及,心情良可怜",揭示出即使英雄豪杰也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力感,流露出深深的悲悯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神话为载体,融入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出明朝文人李梦阳独特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杂诗三十二首(其五)

命驾将何之,意欲快我心。

蛮方乱如麻,匈奴寇榆林。

挥剑誓俱亡,彼军忽如沉。

岂为尺寸勋,国仇怒至今。

昆崙贡织皮,鸱鸮怀好音。

功高固不赏,谗妒来相寻。

哀哉险侧子,倾词谁见钦。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诗三十二首(其六)

大道竟焉陈,末运忺相欺。

谗疑进贝锦,交乱令心悲。

鸱鸮翔茂林,乌鹊游下枝。

人情有偏好,触意生乖离。

长门绪清吟,鱼肉怨新诗。

玉分石见仇,咄嗟当语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诗三十二首(其七)

遨游写愤懑,驾言凌洪涛。

洪涛匪我游,改马登山椒。

朔风一来至,林谷何萧萧。

鬼怪时以兴,云逝谁能招。

禽鸟相聚鸣,原兽复晨号。

置此勿徒苦,乘云可宏翱。

形式: 古风

杂诗三十二首(其八)

有衍东园椒,结实何累累。

条远敷不易,斧者见行摧。

燕雀本小鸟,志欲翀天飞。

哀哉不自谅,失路将安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