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乙亥年元日(春节)的热闹景象和诗人对新年的期盼。首句“呜鞭万户尽春声”通过鞭炮声展现出新春的喜庆气氛,万人欢庆,万象更新。次句“百变谁能废夏正?”寓意无论世间如何变化,正月初一作为一年之始的地位不可动摇。
“始旦人争瞻旭日”写人们在黎明时分争先恐后地欣赏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希望与活力。接下来,“无风天特假暄晴”描述天气晴朗,为节日增添了宜人的气候。“蛰坯欲振身滋耄”以冬眠生物即将苏醒比喻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充满生机,而“龙德方中岁一更”则借龙的吉祥寓意,象征皇帝或国家在新的一年里将迎来新的气象。
最后两句“博得东邻呼米寿,称觥梦已到新京”,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以饮酒祝寿的场景结束,寄寓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和对京城(新京,这里可能指北京,清朝末年曾有改称)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富有节日气氛,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