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马钰的《卜算子》,以清明节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清明节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首句“燕至清明近”,描绘了春天燕子归巢,暗示着清明时节的到来。次句“花到清明盛”则写出花开满园的景象,展示了清明时节大自然的生机盎然。
诗人接着说“奉劝清明游赏人,别有清明景”,他提醒游赏者在清明节除了欣赏美景外,还应有更深的体悟。他自述“我得清明永”,意味着他已领悟到清明的真谛,心境清明,不受时间或轮回所限。最后一句“一点清明无价珍,便是清明性”,强调清明之心的珍贵,认为清明的品质和心境才是真正的清明节的本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悟相结合,寓言般地传达出清明节不仅是春光烂漫的时令,更是内心清净、超脱世俗的象征,体现了道家追求的内心清明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