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灵泉寺(其二)

六年道路三经此,山色泉声似故人。

惭愧老僧相慰问,官郎何事过门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廉所作的《过灵泉寺(其二)》。诗中以“六年道路三经此,山色泉声似故人”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山色和泉水比作老友,表达了诗人对灵泉寺及其自然环境的深厚情感与熟悉感。接着,“惭愧老僧相慰问,官郎何事过门频”两句,诗人通过自谦与老僧的对话,既体现了对寺院僧侣的尊敬,也流露出对自己频繁来访的自我反思,透露出一种淡淡的自责与歉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灵泉寺独特的情感寄托,以及在繁忙官场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关怀的双重追求。

收录诗词(9)

黄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灵泉寺(其三)

瘦马行行不著鞭,一逢泉石便留连。

每来无可相求索,只是松窗借榻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过灵泉寺(其四)

揽胜寻幽本为闲,可能忙里去游山。

权宜且辍公家事,看遍林泉夜始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石潭院次蟾禅师韵

一钵谁知去住空,前朝遗事寄禅宫。

孤吟盘礴数行墨,古韵萧条四壁风。

游客落帆频上下,荒庭疏树几青红。

有人会得诗中趣,日月由来亦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眉间见喜气,行人有归期。

形式: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