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二首(其二)

年来因甚可吟诗,桃李无言莺有辞。

啼到黄昏犹自啼,奈何人老又春归。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自问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桃李和黄莺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年来因甚可吟诗"一句,反映出诗人近年来心境的变化,可能是因为生活中的某种触动或对时光流逝的深沉思考,让他觉得有必要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桃李无言莺有辞",桃李虽然沉默,但莺鸟却能用啼鸣表达情感,暗示诗人虽不善言辞,但内心的情感却如莺啼般难以抑制。

"啼到黄昏犹自啼"进一步描绘了莺啼之久,黄昏时分仍不停歇,寓言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无奈与哀叹。最后一句"奈何人老又春归"直抒胸臆,感叹时光匆匆,自己年华老去,春天又即将离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惋惜和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寄寓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身境况的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自问二首(其一)

因甚年来可作诗,奈何人老又春归。

流莺不忍花离披,啼到黄昏犹自啼。

形式: 七言绝句

自馀吟

身生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天地自我出,自馀何足言。

形式: 古风

自况三首(其三)

每恨性昏闻道晚,长惭智短适时难。

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来身却闲。

形式: 七言绝句

自况三首(其二)

满天风月为官守,遍地云山是事权。

唯我敢开无意口,对人高道不妨言。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