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望(其九)望西樵

山崛起兮海湄,复回薄兮云际。

见千里兮平皋,挹四郊兮芳霭。

出厚地兮百盘,挂青天兮片黛。

溪谷兮多姿,朝昏兮殊态。

日出兮䆗窱,波泛兮容裔。

灵穴兮吟风,幽林兮积翠。

曾结庐兮几客,横荒涂兮千载。

披阴阜兮吐霞,升阳崖兮迎旭。

忽云中兮鸡犬,更天边兮乔木。

巅积水兮可艇,涧连村兮比屋。

交远皋兮茶烟,若有人兮卉服。

幸不游兮豺虎,差可方兮麋鹿。

媚林麓兮返照,喧阶除兮乱瀑。

飞瀑下兮湿云,径凝烟兮不分。

鸾鸿归兮山响,菌桂发兮林芬。

灌尧韭兮九节,挺仙使兮一群。

三山渺兮难即,十洲恍兮空闻。

岂若近兮几席,况乃接兮榆枌。

山中人兮来何迟,抚云松兮望所思。

岁复岁兮不可待,年复年兮滞还期。

秋风歇兮蕙若,春雨长兮蕨薇。

胡长违兮涧户,永阒寂兮岩扉。

命芝童兮翳芝盖,邀桂父兮扬桂旂。

誓永绝兮氛垢,从天路兮薄言归。

形式:

鉴赏

此诗描绘了西樵山的壮丽景色与幽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海交汇、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山间溪谷、朝夕变化的自然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灵穴吟风”、“幽林积翠”、“飞瀑湿云”、“鸾鸿归山响”等,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诗的开头“山崛起兮海湄,复回薄兮云际”,以山海相接的壮阔景象开篇,随后通过“见千里兮平皋,挹四郊兮芳霭”等句,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视野与清新的空气。接着,“出厚地兮百盘,挂青天兮片黛”则展示了山势的险峻与青色的层次感。诗中“溪谷兮多姿,朝昏兮殊态”表现了山谷的多样性和时间流转带来的不同风貌。

“日出兮䆗窱,波泛兮容裔”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宁静与波光粼粼的水面,而“灵穴兮吟风,幽林兮积翠”则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融合在一起。诗中还提到了“曾结庐兮几客,横荒涂兮千载”,表达了对历史与人文痕迹的思考。

“披阴阜兮吐霞,升阳崖兮迎旭”展现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而“忽云中兮鸡犬,更天边兮乔木”则描绘了云雾中的生活场景与远处的树木。诗中“巅积水兮可艇,涧连村兮比屋”则展示了山间生活的独特之处。

“交远皋兮茶烟,若有人兮卉服”描绘了山间村落的生活气息,而“幸不游兮豺虎,差可方兮麋鹿”则表达了对安全与自由的向往。最后,“媚林麓兮返照,喧阶除兮乱瀑”、“飞瀑下兮湿云,径凝烟兮不分”等句,再次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西樵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人文以及个人情感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563)

区大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征诗(其一)

皇赫怒兮定夷乱,壮士奋兮不遑宴。

横长戟兮箙劲箭,组甲耀兮星辰焕。

蹴溟渤兮波涛晏,倚长剑兮扶桑岸,四极奠兮鳌足断。

形式: 押[翰]韵

东征诗(其二)

皇灵震兮穷海外,征不庭兮静殊类。

甲旅悦兮从公迈,封鲸鲵兮戢鳞介。

加日出兮极地界,标穹碣兮际荒裔,异域来兮嘉王会。

形式:

臬长李公之堂有雉忽来驯扰若家鸡数日后锦羽焕烂此治世文明之象异类驯服之符也一时缀文之士咸作诗侈其事予遂为歌歌曰

雉朝飞兮下公堂,时饮啄兮来山梁。

驯柏台兮扰车傍,性耿介兮体文章。

无重译兮致越裳,德泽加兮仁风翔。

嘉瑞荐兮贶穹苍,公辅政兮帝道昌。

形式: 押[阳]韵

马上见宫燕回翔感赋一字起九字止

燕,于飞。入绣幕,出香帏。御林拂拂,宫桃绯绯。

晓临金屋舞,夕傍玉楼依。

婀娜多情恋主,差池新恨沾衣。

云间尺素缄长别,芳草王孙怨未归。

年年见尔红襟如旧,岁岁逢人黑发渐稀。

故园花树已度今春晚,后院壶觞莫教他夕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