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冬留淦州忆亡孙凤二首(其二)

快意每不至,伤心来自多。

十年五痛哭,安得鬓不皤。

之子入梦想,长眉双颊酡。

魂气既何之,耳侧犹弦歌。

月上高林枫,月落幽社萝。

怪魑攫人命,阴壑森蛟鼍。

吾闻圣明时,沴不干太和。

重华不可溯,千古当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诜所作的《庚午冬留淦州忆亡孙凤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已故孙儿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快意每不至,伤心来自多”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未能如愿的遗憾,也有面对离别之痛的悲伤。接着,“十年五痛哭,安得鬓不皤”描述了诗人因失去孙儿而历经十年五次痛哭,岁月的沧桑在诗人鬓发上留下了痕迹,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悲凉。

“之子入梦想,长眉双颊酡”通过想象孙儿的形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长眉、双颊酡红,充满了对孙儿的怀念与爱意。接下来,“魂气既何之,耳侧犹弦歌”则表达了诗人对孙儿灵魂去向的疑问,同时又感受到孙儿在自己耳边的歌声,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月上高林枫,月落幽社萝”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自然景象,枫树与藤萝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幽静,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而“怪魑攫人命,阴壑森蛟鼍”则揭示了诗人对社会黑暗面的担忧,怪异的鬼魅夺取人的生命,阴暗的山谷里隐藏着凶猛的蛟龙,象征着世间的不公与险恶。

最后,“吾闻圣明时,沴不干太和”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认为在圣明的时代里,邪恶不应干扰和谐的社会秩序。然而,“重华不可溯,千古当奈何”则感叹历史的无奈,重华(指古代圣明的君主)已经无法追溯,面对千古的悲剧,人们只能感到无能为力。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回忆与想象交织,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和张庆远游青原

平生嵩恒心,今日行兹原。

东风岂不好,褰衣步青天。

境空忽欲动,意却仍贪前。

白日照八极,千厓偃如眠。

芙蓉远脩供,铃铎昼不喧。

佛祖了何语,香炉自生烟。

群经过名教,乃以文字传。

题诗杂好丑,讷者存岁年。

不知自有此,登览谁最先。

春桥唤饮酒,一醉日可千。

阴阴风在麓,炯炯天映泉。

同来不同趣,隔花亦垂鞭。

形式: 古风

和罗昌逢千叶桃

闰赢首增春,朔霁久连望。

梅残不留玉,桃盛忽成障。

异姿夺众妍,姝萼同一状。

重□杂裼袭,叠綵迷下上。

泪明露借光,影堕日分漾。

纷披竞年华,剪刻费天匠。

先生被花恼,书罢时亦访。

亭空昼无人,山鸟立幽桁。

横波绕碧带,老树入古像。

同游无前度,得句有孤倡。

仙源谁与期,微风起衣浪。

形式: 古风

和邓牧谦社日郊行

春风辋川花,社日浣溪酒。

百年少旷怀,四海几佳友。

马蹄破莎泥,舆影掠桑亩。

交深主忘宾,句逸心应手。

流水清绕庐,好山秀当牖。

幽寻既有会,剧语不知久。

抚卷如同游,不待接踵肘。

妙哉蓬莱音,三叹得希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和罗元翁

清风如高人,爽致可以师。

浮游天地间,匪亟亦匪迟。

齐纨之所招,似者或致之。

岂伊至妙意,而或入控持。

如何执热人,可热不可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