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诗有感

几年京国暗戈矛,沦落谁怜杜甫愁。

春漏也曾嗔录事,秋饥仍复问彭州。

平生节槩穷逾见,小技文章老更优。

我亦此身无定处,夕阳孤倚仲宣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杜甫及其作品深切的感慨与共鸣。诗人以杜甫自比,将自己在政治动荡中的遭遇与杜甫相联系,流露出对杜甫命运的同情和理解。诗中“几年京国暗戈矛”描绘了杜甫在动荡的京城中生活的艰辛与危险,“春漏也曾嗔录事,秋饥仍复问彭州”则通过杜甫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平生节槩穷逾见,小技文章老更优”赞扬了杜甫即使在困苦中也保持高洁的品格与卓越的文学成就。最后,“我亦此身无定处,夕阳孤倚仲宣楼”表达了诗人与杜甫相似的漂泊感和孤独情绪,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对杜甫及其诗歌精神的深刻致敬。

收录诗词(3)

董佐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妃醉卧图

夜倾玉碗葡萄酒,晓进金盘荔子浆。

莫道海棠真自醉,故将酣眼盼渔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紫箫歌为贝廷珍赋

湘江老竹饱霜雪,圆如赤琼劲如铁。

摩挲碧藓生秋香,尚带湘娥泪痕血。

梧溪老人人中龙,一朝入手誇奇逢。

截作渔家紫玉管,学得丹山双凤鸣雌雄。

年来移家东海峤,眼前独恨知音少。

相逢海上春山光,慨然掷赠开怀抱。

老人渴饮酒一瓢,醉披谪仙宫锦袍。

乘舟即泛大江涛,起坐篷窗吹此箫。

海天月白云寥寥,起舞水底百尺之潜蛟。

恍若东坡夜游赤壁下,草木振动山崩摇。

老人老人真不俗,馀子焉能继高躅。

十年海上居绝尘,门对苍烟秋一幅。

既不肯掉舌下七十城,又不屑折腰为五斗粟。

但知吹箫醉酒学神仙,此乐平生无不足。

形式: 古风

听雨楼

一年过京口,帆飞疾如走。

半江疏雨隔篷听,泻下骊珠三百斗。

一年过汉阳,雪山翻怒泷。

黄鹤矶头泊船住,醉听秋雨眠西江。

一年过东海,急雨乱洒船窗外。

洞庭帝子鸣钧天,蓬莱仙人锵玉佩。

故人邀宿听雨楼,玉山颠倒恍然醉,一笑使我消离愁。

公本拿云夫,我亦听雨客。

明朝大晴当奋飞,万里天风振鹏翼。

形式: 古风

题拙庵

娄江之侧有昆丘,拙庵道人居上头。

江声到枕或成雨,海色满帘都是秋。

守株曾得山中兔,托迹竟比林头鸠。

有愚还学柳州柳,有身却作囚山囚。

平生自笑何太拙,耻向权门事干谒。

分甘巢许一身閒,不掉苏张三寸舌。

所以头最拙,有发不能冠。

所以手最拙,有琴不能弹。

郑卫之音有耳不能听,毛嫱子都之色有眼不能观。

嗟嗟若人谁得似,汉阴丈人差可儗。

既看形骸若槁木,想见寸心如止水。

分明有类抱朴翁,只儗更是玄真子。

钓鳌先生来海门,相见娄东黄叶村。

手持先天书一卷,白日共向林间论。

骑牛却入山中去,浊酒同倾老瓦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