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候别蒋拾遗不遇

千门万户迷,伫立月华西。

画戟晨光动,春松宿露低。

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

肯念从戎去,风沙事鼓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无数门户沉浸在迷茫中,我独自站在月光西边。
清晨的阳光照耀在画戟上,冬日松树上的露珠低垂。
主持文教的大臣靠近御座,通过考试进入皇宫。
你可曾记得,我曾经离开去从军,风沙之中战鼓声激昂。

注释

千门万户:众多的房屋。
迷:迷茫,昏暗。
伫立:站立不动。
月华:月光。
西:西方。
画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有两面刃。
晨光:清晨的阳光。
春松:春天的松树。
宿露:夜间凝结的露水。
主文亲玉扆:主持文教的大臣接近皇帝(玉扆指御座)。
通籍:通过考试或资格审查进入官场。
金闺:皇宫中的女性居住区,借指宫廷。
肯念:是否还记得。
从戎:从军出征。
风沙:形容恶劣的自然环境。
鼓鞞:战鼓,古代军事中的打击乐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深夜里离开历史档案馆,准备启程去战场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月光、晨光和春松露珠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千门万户迷,伫立月华西" 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对周围环境的迷茫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画戟晨光动,春松宿露低" 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摹,月光下剑戟投影摇曳,晨光中春松上的露珠闪烁,这些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在映射。

"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 描述了诗人作为史官,对于档案文献的亲近和熟悉,以及进入内廷处理公务的情景。"肯念从戎去,风沙事鼓鞞" 则透露了诗人即将前往战场的心境,心中对远离家园、奔赴前线的不舍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官员在夜晚离开熟悉的地方去往未知战场时复杂的情感。诗人借助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改变与挑战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1)

窦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贞元进士,历任留守判官。尚书都官郎中,泽州刺史,终国子司业。历河阳、昭义从事,检校水部郎中,赐绯,再为留守判官。入为都官郎中,出为泽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长庆二年卒,时年七十四。子周余,大中年秘书监

  • 籍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
  • 生卒年:749-822

相关古诗词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明字

銮舆巡上苑,凤驾瞰层城。

御座丹乌丽,宸居白鹤惊。

玉旗萦桂叶,金杯汎菊英。

九晨陪圣膳,万岁奉承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迁谪江表久未归

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

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

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

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

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

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

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形式: 古风

湖上闲居

避影将息阴,自然知音稀。

向来深林中,偶亦有所窥。

飞鸟口衔食,引雏上高枝。

高枝但各有,安知宜不宜。

止止复何云,物情何自私。

形式: 古风

登潜山观

山势欲相抱,一条微径盘。

攀萝歇复行,始得凌仙坛。

闻道葛夫子,此中鍊还丹。

丹成五色光,服之生羽翰。

灵草空自绿,馀霞谁共餐。

至今步虚处,犹有孤飞鸾。

幽幽古殿门,下压浮云端。

万丈水声落,四时松色寒。

既入无何乡,转嫌人事难。

终当远尘俗,高卧从所安。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