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龙溪黄氏璞园学舍园在黄石斋先生邺山书院之旁

有明熹庙壬戌科,先公典试人材多。

漳浦黄公出门下,匣开虹见腾太阿。

海南砚果读书种,凛凛气节坚不磨。

传道邺山讲学处,堂三亭五流弦歌。

百年旧基废复举,先型遗爱神人呵。

乃有江夏令兄弟,闻风兴起勤规摩。

增置园亭作学含,分岩绝壑依陂陀。

兹山奇丽富景色,背负峰面横江波。

朱明洞开返照入,赤城标建晴霞拖。

翠叠红稠锦绣谷,武夷九曲无或过。

呜呼黄公生逢百六运,不废礼乐因干戈。

三易群经有述作,疏说贯串祛其讹。

况今清晏尚儒术,礼门义路平不颇。

后生游谈但束阁,谁溯后海穷先河。

璞园之作志景仰,用意非独耽烟萝。

学比登山互鞭策,工得居肆群切劘。

连屋之书拂云树,讵让山林人姓何。

我少失学老而悔,诵芬咏烈渐颜酡。

万里题诗感离索,梦入幼塾还嘉禾。

焉得双翅奋闽海,游焉息焉安乐窝。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清代朱休度的诗《寄题龙溪黄氏璞园学舍》以典雅的笔触描绘了黄公主持的漳浦考试盛况,以及他倡导的教育精神。诗人赞美黄公的才识和气节,提及他在邺山讲学的严谨与学风,以及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接着,诗中描述了璞园的壮丽景色,如朱明洞的夕阳映照、赤城山的霞光,以及翠峰红花的锦绣谷,将学舍置于山水之间,显得格外宜人。

诗人感叹黄公生逢乱世仍致力于教育,他的学术贡献和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使得学风得以延续。同时,他批评了当下年轻人只知空谈,缺乏深入探究的精神,呼吁后辈能如璞园般勤奋学习,互相激励。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向往,希望能亲身探访此地,感受那份宁静与学问的气息。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是对教育理想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和对知识传承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7)

朱休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乾隆十八年举人。官嵊县训导。后任山西广灵知县,于大荒疫后,招集流亡,使地无旷土,又善决狱,为民所服。引疾归,主讲剡川书院。有《小木子诗》、《学海观沤录》等

  • 字:介裴
  • 号:梓庐
  • 籍贯:浙江秀水
  • 生卒年:1732—1812

相关古诗词

忻州汪刺史重修元遗山墓于草间获断碑拓以见寄感赋长句

刺史行部春郊路,路前有冢冢无树。

石人石兽知何代,萦烟结莽埋春雾。

下马来寻断碑露,碑表七字擘窠书,乃是诗人元遗山之墓。

魏初姜彧记碑阴,先生遗命弟子注。

不书官爵不题名,中原布衣了半生。

百年风雅《中州集》,一代典章野史亭。

乾坤清气最难得,斯文自任诚非轻。

呜呼龙蛇争斗山河颓,铜马纸鸢成烬灰。

虚名误人生百谤,写到苏诗肝肺摧。

肯作中书褚渊活,共谅江南庾信哀。

刺史修举职所专,重扶墓碣树墓田。

补以松柏年荫年,我读汴京乱后诸诗篇,其声幽咽情渺绵。

梦中青山与黄叶,愁里残阳更乱蝉。

杏园双燕巢何处,秋水鸣蛙命可怜。

此身春草惟一醉,此夜寒灰宁复然。

诗人心事杜鹃血,独恨无人作郑笺。

形式: 古风

县诸生十数辈送余至蔚州之暖泉村越旦暖泉人复为余设饯堡门外迟回久之而别

塞晚秋日澹,边寒秋云冻。

恻恻背风催,宛宛手条弄。

天色黯将收,人情苦远送。

送我到暖泉,揖让诸生众。

周旋不能舍,剪烛连床共。

杯盘既狼藉,笑语复喧閧。

泉暖情益暖,终宵讵成梦。

明日村之人,出饯道旁供。

谓言侯声名,耳习邻邦重。

侯惠波及我,爱我息我讼。

感侯不能已,軷酒中诚贡。

闻言惊下马,嗟劳久停鞚。

回头别诸生,拭泪心余恫。

去去午影斜,忽忽朝酲中。

老眼醉生花,一派野烟霿。

形式: 古风

过龙洞口占

古洞一村烟,风光瞥眼前。

绿阴浓野树,春意动山泉。

僧踏云边路,人耕雨后田。

碧桃开两岸,谁棹武陵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雨怀朱竹君

晨兴步平野,天风澹容与。

木叶随征鸿,哀蛩泣秋雨。

骋目意所惬,返观默无语。

怀哉生平人,亭亭独延伫。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