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山光寺夜集留别黄材昆仲

维舟山光步,却顾广陵城。

十里春风外,夹津芳草生。

渔篷衔尾来,愧尔故人情。

更卜连床语,神房温且清。

语阑夜自久,泪烛剪复明。

撤樽兀相视,酸涕流金缨。

我本山海士,误遭时网婴。

出身两纪馀,何等为浮名。

矧此一分首,几年当合并。

离忧如惊澜,荡潏未易平。

疏亲系远迩,斯言出荒伧。

音邮无禁限,勤访白云兄。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登上维舟山,回望广陵城。
春风十里外,河边芳草生。
渔舟尾随而来,感激你旧日的情谊。
期待共卧长谈,神房温暖而清静。
话尽夜已深,烛光剪短又明亮。
举杯相对无言,悲伤泪水湿透衣领。
我本是山海之人,却误入世俗罗网。
二十多年过去,浮名有何意义。
更何况这次分别,不知何时能再相聚。
离别的愁绪如惊涛骇浪,难以平静。
关系疏近不论远近,此言出自粗犷之地。
音信不受阻隔,常去拜访白云下的友人。

注释

维舟山:登高之处。
广陵城:古代地名,今江苏扬州。
夹津:河边。
故人情:老朋友的情谊。
连床语:共卧长谈。
神房:指房屋或居室。
金缨:古代官服上的装饰,这里代指衣领。
山海士:隐居山海的人。
时网婴:被世俗之网束缚。
两纪:二十年。
浮名:虚名,名誉。
合并:相聚。
惊澜:比喻汹涌的波涛。
疏亲:关系疏远的亲戚。
荒伧:粗俗,野蛮。
白云兄:以白云为友,可能指隐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在广陵山光寺夜集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黄材昆仲的深深惜别之情。首句“维舟山光步”描绘了诗人身处山光寺的环境,接下来的“却顾广陵城”则显现出他对故乡的眷恋。春风十里之外,芳草夹岸,渔篷随风而来,诗人感慨万分,表达对友人的感激和友情的珍视。

“更卜连床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深夜长谈的场景,室内温暖而宁静。然而,夜深人静后,话别之泪如烛火摇曳,显示出离别的伤感。“撤樽兀相视”描绘了两人默默相对,无言以对的悲凉画面,酸楚的泪水甚至打湿了衣带。

诗人自述本是山海之间的隐士,却被世俗功名所困,感叹自己多年来的漂泊生涯。他深知此次分离可能意味着长久的分离,内心的离愁如同惊涛骇浪难以平息。他提醒友人,无论亲疏,都应保持联系,表达了对友情的执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最后,诗人呼吁音信无阻,希望与友人常通信件,结伴共度困境,体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875)

贺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 字:方回
  • 号:庆湖遗老
  •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 生卒年:1052~1125

相关古诗词

飞鸿亭

禅林跨山胁,飞构凿崚嶒。

千里寄双睫,百忧消一登。

斯游属公暇,晓日东南升。

霜野明练甲,云阴垂海鹏。

东州地阳暖,腊月川无冰。

大艑出洪口,突去如骞腾。

趺坐思方寂,桐鱼闻饭僧。

生台饱驯鸽,散上浮图层。

矫首发长啸,清风鼓尘膺。

寥寥紫虚路,鸿雁正凭凌。

仿像中散公,俯手朱丝绳。

粉绘久零落,爽灵呼不应。

顾余识尤寡,况复无才称。

行且置缨笏,庵栖宗大乘。

二子勿多诮,有心何不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历阳十咏(其一)历湖

昔也万家邑,今为无底渊。

城郭泯遗迹,人民安得全。

吊古一回首,薄暮愁风烟。

拯溺不无意,吾生后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历阳十咏(其七)采石矶

东西采石矶,山水两清绝。

渔舠与商舶,今古几沿越。

飘飖翰林主,长笑弄明月。

难访物外游,飞云眇天末。

形式: 古风

历阳十咏(其九)桃花坞

种树临溪流,开亭望城郭。

当年孟张辈,载酒来行乐。

斯人久埃灭,节物今犹昨。

看取不言华,春风自相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