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仓陈五斗,价重珠斛。陶令家贫苦无畜。
倦折腰闾里,弃印归来,门外柳、春至无言自绿。
山明水秀,清胜宜茅屋。二顷田园一生足。
乐琴书雅意,无个事,卧看北窗松竹。
忽清风、吹梦破鸿荒,爱满院秋香,数业黄菊。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洞仙歌》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仓陈五斗,价重珠斛”以粮食的珍贵暗示了主人公的清贫生活,然而他却能看淡物质,选择回归自然。陶渊明式的“倦折腰”与“弃印归来”,表现出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门外柳、春至无言自绿”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门外的柳树在无声中绿意盎然,象征着生机与宁静。接下来,“山明水秀,清胜宜茅屋”赞美了山水之美,认为这样的环境更适合过简朴的生活。
“二顷田园一生足”表达了主人公对拥有两顷田地就感到满足的心境,他享受着弹琴读书的高雅情趣,无事可扰,闲适地躺在北窗下欣赏松竹,生活充满了诗意。
最后,“忽清风、吹梦破鸿荒,爱满院秋香,数业黄菊”以清风和菊花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清风将他的梦境带到远方,满院的秋香和黄菊则象征着丰收和内心的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主人公的田园生活,展现了他对清贫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审美取向。
不详
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十载风霜,玉关紫塞都游遍。驿途方远。
夜雨留孤馆。灯火青荧,莫把吴钩看。歌声软。
酒斟宜浅。三盏清愁散。
寂寂珠帘,凤楼人去箫声住。断肠诗句。
彩笔无题处。花褪残红,绿满西城树。蘅皋暮。
客愁何许。梅子黄时雨。
恰破黄昏,一湾新月稍稍共。玉溪流汞。
时有香浮动。别后清风,馥郁添多种。如相送。
未忘珍重。已入幽人梦。
天上春来,满前芳草迷归路。楚山湘浦。
朝暮谁云雨。凤吹初听,认是吹箫侣。刘郎去。
碧桃千树。世外无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