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金乡宰韩宗恕寺丞见赠三首(其二)

蜀客高词诧割鲜,直吞云梦气仍全。

自怜单阏穷为赋,不向元和共得仙。

嘉论一朝倾盖合,新诗半夜叩关传。

西窗却话巴山事,它日相逢忆此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蜀地的文人夸赞新鲜事物,豪情壮志如同吞吐云梦泽的气势。
感叹自己才华被忽视,只能独自写下穷困的诗篇,无缘与元和时代的人共享仙才之誉。
一夜之间,我们深谈高论,友情迅速升温,诗歌在夜半时分传递着我们的交流。
在西窗下回忆起巴山的往事,期待未来重逢时能想起这段美好的时光。

注释

蜀客:蜀地的文人。
诧割鲜:夸赞新鲜事物。
直吞云梦:豪情壮志如同吞吐云梦泽。
气仍全:气势依然完整。
自怜:感叹自己。
单阏:形容处境困厄。
穷为赋:独自写下困苦的诗篇。
元和:历史时期,指唐代元和年间。
嘉论:高论,优秀的见解。
倾盖合:深谈后友情迅速升温。
新诗:新创作的诗歌。
叩关传:夜半时分传递诗歌。
西窗:西边的窗户。
巴山事:巴山的往事。
它日:未来某一天。
忆此年:回忆起这段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次韵金乡宰韩宗恕寺丞见赠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蜀客高词诧割鲜”起笔,描绘了一位来自蜀地的文人以其卓越的才情令人惊叹,他的诗句豪迈,如同吞吐云梦般的壮志未减。接着,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虽然才华出众,但境遇不佳,只能独自感叹命运多舛,无法像唐朝元和年间文人那样一同追寻仙道。

“嘉论一朝倾盖合”表达了对韩宗恕寺丞见解独到、交谈投机的赞赏,两人一见如故,观点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新诗半夜叩关传”则形象地写出他们深夜传唱新作的情景,显示出友情的深厚和对文学的热爱。

最后,诗人想象与友人在西窗下回忆往昔在巴山的往事,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次相遇时,能共同回味这段美好的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金乡宰韩宗恕寺丞见赠三首(其一)

乘涛无意犯星躔,好在琴尊且乐全。

彭泽孤吟成小隐,苏门双啸剧登仙。

平时主父言多困,晚节扬雄学始传。

鲍叔可能知管子,劳君相许寄忘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信守李秬二首(其一)

谁榜铃斋作面山,晦明终日卷帘看。

赋成夜烛才销寸,衙退朝曦未半竿。

枉渚孤吟愁旅雁,苏门双啸骇朱鸾。

平生五裤何须咏,一借黄钟变谷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信守李秬二首(其二)

爱山何必俟归山,簿领忙时拨置看。

阊阖自应行发轫,珊瑚终未拂垂竿。

樽中屡许陪文举,庑下犹堪寄伯鸾。

便作功成同范蠡,白鸥盟誓不教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信倅练定梦雪中过王侍郎

梦觅毗耶看雨华,玉城银涧过萦斜。

乍疑雾廓千峰障,未觉雷惊万谷芽。

碧落清谈元物外,金闺高兴共天涯。

寒鸡唤起新诗就,谁忆袁安正卧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