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书挽词二首(其二)

廊庙平戎策,诗书谕善箴。

十年才一召,未昃忽先阴。

史局收遗稿,宫寮出赐金。

门生私恸处,即是万人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栩为蔡尚书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蔡尚书深沉的哀悼和对其一生功绩的敬仰。首句“廊庙平戎策”赞扬了蔡尚书在朝廷决策中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和智谋,可能是指他在处理国家军事事务上的贡献。次句“诗书谕善箴”则强调他不仅有武略,还通晓文治,以儒家教诲引导人们向善。

“十年才一召,未昃忽先阴”描述了蔡尚书一生仕途的坎坷,难得被重用,但即便如此,他的政绩仍然显著,却在壮年时突然离世,令人惋惜。“史局收遗稿”暗示他的著作将被后人珍视,成为历史的记录。“宫寮出赐金”则体现了他对朝廷的贡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赏赐。

最后两句“门生私恸处,即是万人心”表达了人们对蔡尚书的深深怀念,他的去世让他的门生乃至民众都感到悲痛,这悲痛之情超越了个人,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心声。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敬仰与哀思交织,展现了蔡尚书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收录诗词(145)

戴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蔡尚书挽词二首(其一)

又报文昌拆,耆儒去玉除。

经纶于世密,趋和与时疏。

闽地祠常衮,词臣说仲舒。

香名五十载,终竟道如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裴府陈夫人挽歌词

玉闺还是佛中身,只采蘋花了世尘。

閒度芳年孤月晓,贵联戚畹一庭春。

青枝路接藁砧近,瑞锦辞翻黄绢新。

我亦卜邻平乐里,忍听歌薤咽清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云严寺

才见好山疑近寺,却寻流水入山来。

坡头上下无平屋,松色中间有落梅。

越地此方全是海,唐碑其字半生苔。

万庵老子吾家客,说到儒门眼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方干墓

生前知己人谁是,今日人人识姓名。

葬地不封秋树死,诗坛空在墓山平。

子孙零落行人酹,画像微茫钓渚清。

惟有寒蝉思凄切,别枝依旧曳残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