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栩为蔡尚书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蔡尚书深沉的哀悼和对其一生功绩的敬仰。首句“廊庙平戎策”赞扬了蔡尚书在朝廷决策中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和智谋,可能是指他在处理国家军事事务上的贡献。次句“诗书谕善箴”则强调他不仅有武略,还通晓文治,以儒家教诲引导人们向善。
“十年才一召,未昃忽先阴”描述了蔡尚书一生仕途的坎坷,难得被重用,但即便如此,他的政绩仍然显著,却在壮年时突然离世,令人惋惜。“史局收遗稿”暗示他的著作将被后人珍视,成为历史的记录。“宫寮出赐金”则体现了他对朝廷的贡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赏赐。
最后两句“门生私恸处,即是万人心”表达了人们对蔡尚书的深深怀念,他的去世让他的门生乃至民众都感到悲痛,这悲痛之情超越了个人,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心声。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敬仰与哀思交织,展现了蔡尚书在世人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