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魏叔子二首(其一)

鸾江哀挽一时闻,惜别他年怅离群。

天末无因能致酹,夜台谁与共论文?

江山寂寂归魂断,葭菼凄凄去路分。

尚有蔡邕书籍在,独随秋草伴孤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姜宸英所作的《哭魏叔子二首(其一)》。诗中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

首联“鸾江哀挽一时闻,惜别他年怅离群”,开篇即点明了哀悼的氛围,鸾江上的挽歌在当时传遍,预示着对逝者的不舍与哀痛。同时,也暗示了未来与逝者分别时的怅然若失,离群索居的孤独感。

颔联“天末无因能致酹,夜台谁与共论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天边遥远,无法再为逝者献上祭奠之酒,夜台之下,无人能与逝者共同探讨学问,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才华与智慧的惋惜,以及无法继续与之交流的遗憾。

颈联“江山寂寂归魂断,葭菼凄凄去路分”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江山寂静,仿佛连灵魂都已断绝;芦苇丛生,象征着逝者离去的道路分岔,充满了悲伤与无助。

尾联“尚有蔡邕书籍在,独随秋草伴孤坟”则以典故寄托哀思。蔡邕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此处借指逝者留下的书籍,虽在,但逝者已逝,只能与秋草相伴,孤坟相依,表达了对逝者作品的珍视与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离别的深刻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哀婉悲切的艺术特色。

收录诗词(6)

姜宸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花

一春强半是春愁,浅白长红付乱流。

剩有垂杨吹不断,丝丝绾恨上高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插秧图

车轧轧,水活活。

谁家田翁勤种田,插秧田中量疏密。

呼童课仆运秧马,俯首泥行股无䯋。

今日车水满,明日祝秧活。

不知何日秀且颖,筑场刈禾赋秷秸。

大儿读书如养苗,勿忘勿助不敢揠。

小儿读书心孔开,惟恐卤莽与灭裂。

主人有田复有儿,书味酒香满一室。

呼童留客和田歌,田家之乐乐如何!

形式: 古风

早春

新月如钩挂碧空,六街游眺兴无穷。

隔墙歌管娱残夜,出窖名花媚好风。

珍惜飞鸣怜病鹤,消除矜躁仗枯桐。

盍簪招取同心友,把酒应多酌次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分日和韵

一半春光付柳条,可怜天气是今朝。

寻芳每踏苍苔路,梦别重经红板桥。

零落梅花人共老,凄其灯火酒全消。

遥知乡国清明近,水涨横塘隐画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