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海边春天清晨的宁静与生机。首句“环海生黎半熟黎,一声犬吠一声鸡”以犬吠和鸡鸣为背景音,营造出海边村落的日常氛围,同时暗示着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处。接着,“雨馀红槿先春吐,露里黄茅向晓低”两句,通过雨后红槿花的绽放和晨露中黄茅的低垂,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命力与清新景象。
“拾翠满溪无鸟迹,蹈青随处有霜蹄”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溪边翠绿的植被上不见鸟儿足迹,反衬出动物们在春天的活跃;而“蹈青”与“霜蹄”形成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季节变换与生物习性的关联。
最后,“熙熙总向阳春化,来自东南北与西”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万物在春天的温暖阳光下和谐生长,无论来自何方,都融入了这充满生机的季节之中。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