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
来时求半偈,去罢悟真空。
贝叶翻经疏,归程大海东。
何当到本国,继踵大师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行满所作,名为《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远离异乡的朋友或僧侣的依依不舍,以及对他们精神追求和文化交流的一种认同。
诗中的“异域乡音别”,通过声音的变化表现出离别之情。"观心法性同"则揭示了无论身处何方,内心所守持的法性(佛教中指真理、宇宙间万物的本质)是共通的,这里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来时求半偈,去罢悟真空"则透露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朋友所达到的境界。"贝叶翻经疏"可能暗示了僧侣在异国传播佛法的情形,而"归程大海东"则描绘出归途中的壮阔景象。
最后两句"何当到本国,继踵大师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能够回到本国,并继续弘扬佛法的美好愿望。整首诗不仅流露出送别之情,更蕴含着对文化交流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不详
德宗贞元间僧人。送日僧最澄归国。最澄《显戒论缘起》卷上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本是安期烧药处,今来改作坐禅宫。
数僧梵响满楼月,深谷猿声半夜风。
金简事移松阁迥,綵云影散阆山空。
我来不见修真客,却得真如问远公。
自从明府归仙后,出入尘寰直至今。
不是藏名混时俗,卖药沽酒要安心。
抱磴从天上,驱车返岭东。
气昂无丑虏,策妙诎群雄。
飞絮随风散,馀氛响日镕。
长戈收百甲,聚骑破千重。
落剑惟戎首,游绳系胁从。
四野无坚壁,群生未化融。
龙湖膏泽下,早晚遍枯穷。
道高心转实,德重意唯坚。
不惧洪波远,中华访法缘。
精勤同忍可,广学等弥天。
归到扶桑国,迎人拥海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