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其三)

一夜凄迷,兰釭垂穗啼清晓。

哀鸿偏向枕边多,莫漫惊秋早。休唱琅玡大道。

但凝断、愁萝怨草。宝筝空泣,月笙谁炙,弦孤梦老。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寂寥的画面。"一夜凄迷"四字,渲染出夜晚的冷清与迷茫,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兰釭垂穗啼清晓",以兰花灯穗在黎明时分的低垂和鸟儿的啼鸣,进一步强化了清晨的凄凉氛围。

"哀鸿偏向枕边多",运用哀鸿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对离别或哀伤之事的深切感受,它们似乎特意飞向枕边,增添了愁绪。"莫漫惊秋早"一句,提醒人们不要轻易被早秋的来临所惊扰,实际上暗含着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休唱琅玡大道",琅玡大道可能象征着宽广的人生道路或理想的追求,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再去追寻那些遥不可及的事物,暗示了现实的无奈和失落。"但凝断、愁萝怨草",通过比喻,将愁绪比作攀附在草木上的藤蔓,形象地展示了内心的纠结和哀怨。

最后三句"宝筝空泣,月笙谁炙,弦孤梦老",以乐器的闲置和无人欣赏,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情感的无处寄托。"宝筝空泣",是说精美的筝琴空自发出哀音;"月笙谁炙",则暗示了笙笛无人吹奏,月夜更显寂寥;"弦孤梦老",则是说琴弦的孤独如同梦境般老去,揭示了主人公的岁月消逝和梦想破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凄凉景象,以及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哀愁和无奈,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84)

周岸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其四)

月色惊乌,愁人无寐疑窗晓。

鼍更历历是离心,寻梦关山道。风卷檐花似扫。

助凄感、虚廊鹤啸。揽衣推枕,籁沉天寂,荒鸡恨早。

形式:

七娘子(其一)

归期卜得花前后。掠钗梁、喜见双鸾斗。

隔雾花明,捲帘人瘦。筼屏怯试弓弯袖。

金钱曲会空回首。结鞶丝、不解丁香扣。

引线牵愁,拈针刺手。鸳鸯旧谱从君绣。

形式:

七娘子(其二)

伤春最怕鹃啼后。敛遥情、不绾丝丝柳。

眼为谁青,腰如人瘦。织愁拚付流莺守。

清明近也销魂又。理春衫、泪叠前时酒。

落莫心期,问花知否。断肠禁得黄昏候。

形式:

花上月令(其一)

绿萝江阁带春流。压春酒、畔牢愁。

旧情经醉湖山惯,问盟沤。芳草岸,木兰舟。

小病无名劳伏枕,喧斗蚁,似闻牛。

十年尘梦东华路,苦稽留。风月在,许重游。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