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擒逆首林爽文槛送过泉纪事

木笼装囚语啾唧,兵卫簇成片云黑。

不须露布曳长缣,夹道争看海东贼。

海东贼本一细民,岂读兵书习部勒。

结交无赖匿亡命,官索逋逃竟不得。

半夜无端啸廷戈,杀吏攻城血流赤。

是时鼎沸虽披猖,猝起犹堪灭朝食。

后先航海诸宿将,持重养威示不测。

隔海调兵动几旬,兵添一万贼添亿。

孤城遂困重围中,糠籺俱空煮履革。

三番赴救阵未开,两路继援涂又塞。

倘非庙算决大举,绝岛妖氛几时熄。

即今就缚入槛车,不过圈牢一豚腯。

若论经岁军赀费,千两黄金一两骨。

时清岂许伏莽滋,事缓几成燎原欻。

一鼷乃须千钧弩,此事谁当任其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军中擒逆首林爽文槛送过泉纪事》由清代诗人赵翼所作,描绘了清朝军队在台湾擒获叛乱首领林爽文的过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复杂。

首句“木笼装囚语啾唧”,以“木笼”象征囚禁,通过“啾唧”的声音,生动地描绘出囚犯内心的挣扎与不安。接着“兵卫簇成片云黑”,用“兵卫”和“片云黑”形容军队的庞大与威严,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不须露布曳长缣,夹道争看海东贼”,说明了民众对叛乱者的关注与好奇,同时也暗示了政府对叛乱的重视。接下来的几句详细描述了叛乱者从普通百姓到成为叛乱首领的过程,以及他如何结交恶徒、逃避追捕,最终却因一次冲动的行动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半夜无端啸廷戈,杀吏攻城血流赤”,描绘了叛乱者发动叛乱的激烈场面,血腥而残酷。随后的诗句则展示了叛乱的后果,尽管叛乱者一时猖獗,但最终还是被强大的军事力量镇压。

“后先航海诸宿将,持重养威示不测”,表明了清朝军队的策略与智慧,通过谨慎的部署和深藏不露的行动,成功地调动了兵力,最终取得了胜利。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叛乱者被擒获的情景,以及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和损失。

最后,“时清岂许伏莽滋,事缓几成燎原欻”,表达了对叛乱滋长的担忧和对战争影响的反思。而“一鼷乃须千钧弩,此事谁当任其罚”,则以小鼠需要千钧之力才能射中,隐喻了战争的残酷与决策者的责任重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65)

赵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字:云崧
  • 号:瓯北
  • 籍贯:晚号三半老
  • 生卒年:1727年~1814年1月10日

相关古诗词

台湾俘囚络绎械送内地再作凯歌

海风恬,海波阔,帆樯络绎执俘归,口目睢呿贼犹活。

初疑海外人,琵琶之腿碌碡身。

齿可嚼铁碎,手能舒钩伸。

谁知入蒐狝,狺狺一群犬。

吴歪头,陈吊眼,尔勇伊何面徒腼。

当时若早勤搜爬,咀尔不摇牙,踢尔不用靴。

胡为养成洛妪肚,大于宋公鼓。

择音不作铤走鹿,攫肉翻成饥噬虎。

易帅添兵始就擒,已费庙谟遣龙武。

呜呼,一鸡何用牛刀割,不是牛刀割不得。

朝端应有黑头公,世上乃无白头贼。

形式: 古风

恭祝天长节

寿星高朗殿丰明,日德祥华宝祚亨。

八道嵩呼图益地,万邦华祝奏长生。

樱云瑞绕千秋镜,剑玉光融七宝瑛。

功耀菊章花应节,台莱齐与颂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旧燕

烟云翔至恰高禖,系脚分明带缕回。

丽日莺花此门巷,青春杨柳又楼台。

闺人盼汝湘中信,骚客伊谁阆苑才。

画栋呢喃诉何事,新愁旧恨一齐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赖子清台湾诗醇

福台咏后遍诗城,文选楼高玉尺平。

珊网搜罗珠乙乙,绣囊璀璨言庚庚。

千秋秘阁名山业,一片宫商掷地声。

不独移风扶大雅,骚坛造福拜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