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俘囚络绎械送内地再作凯歌

海风恬,海波阔,帆樯络绎执俘归,口目睢呿贼犹活。

初疑海外人,琵琶之腿碌碡身。

齿可嚼铁碎,手能舒钩伸。

谁知入蒐狝,狺狺一群犬。

吴歪头,陈吊眼,尔勇伊何面徒腼。

当时若早勤搜爬,咀尔不摇牙,踢尔不用靴。

胡为养成洛妪肚,大于宋公鼓。

择音不作铤走鹿,攫肉翻成饥噬虎。

易帅添兵始就擒,已费庙谟遣龙武。

呜呼,一鸡何用牛刀割,不是牛刀割不得。

朝端应有黑头公,世上乃无白头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台湾俘囚络绎械送内地再作凯歌》,是清代诗人赵翼所作。诗中描绘了台湾被征服后,俘虏被押解回内地的情景,充满了讽刺与幽默。

首句“海风恬,海波阔”,以宁静的海面景象开篇,暗示了征服行动的顺利进行。接着“帆樯络绎执俘归”,描述了船只满载俘虏归来的情景,展现了胜利者的自豪与满足。

“口目睢呿贼犹活”一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俘虏们虽被俘但依然保持着反抗的姿态,暗示了征服的不易和复杂性。

“初疑海外人,琵琶之腿碌碡身”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俘虏形容为奇异的外族人,进一步强调了征服的特殊性和挑战性。

“谁知入蒐狝,狺狺一群犬”则以犬类比喻俘虏,既讽刺了他们的无助与屈服,也暗含了对征服者智慧与策略的肯定。

接下来,“吴歪头,陈吊眼,尔勇伊何面徒腼”几句,直接点名了俘虏的特征,通过形象的描绘,增强了讽刺效果,同时也表达了对征服者勇敢与智慧的赞美。

“当时若早勤搜爬,咀尔不摇牙,踢尔不用靴”几句,通过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如果早些努力,征服会更加轻松,进一步强调了征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胡为养成洛妪肚,大于宋公鼓”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俘虏的体型庞大,再次强调了征服的成果与规模。

“择音不作铤走鹿,攫肉翻成饥噬虎”两句,通过动物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俘虏在征服者面前的无助与恐惧,同时也暗示了征服者的力量与决心。

“易帅添兵始就擒,已费庙谟遣龙武”两句,描述了征服过程中的艰难与复杂,以及最终成功时的喜悦与付出。

最后,“呜呼,一鸡何用牛刀割,不是牛刀割不得”一句,以夸张的比喻,表达了对征服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感慨,同时也对那些认为小题大做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朝端应有黑头公,世上乃无白头贼”两句,以“黑头公”和“白头贼”的对比,表达了对统治者智慧与策略的期待,同时也对征服者年轻有为的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征服过程的描绘与讽刺,展现了赵翼对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诗人对于语言艺术的高超驾驭能力。

收录诗词(65)

赵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字:云崧
  • 号:瓯北
  • 籍贯:晚号三半老
  • 生卒年:1727年~1814年1月10日

相关古诗词

恭祝天长节

寿星高朗殿丰明,日德祥华宝祚亨。

八道嵩呼图益地,万邦华祝奏长生。

樱云瑞绕千秋镜,剑玉光融七宝瑛。

功耀菊章花应节,台莱齐与颂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旧燕

烟云翔至恰高禖,系脚分明带缕回。

丽日莺花此门巷,青春杨柳又楼台。

闺人盼汝湘中信,骚客伊谁阆苑才。

画栋呢喃诉何事,新愁旧恨一齐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赖子清台湾诗醇

福台咏后遍诗城,文选楼高玉尺平。

珊网搜罗珠乙乙,绣囊璀璨言庚庚。

千秋秘阁名山业,一片宫商掷地声。

不独移风扶大雅,骚坛造福拜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鹿耳门怀古

我来犹恨百年迟,想见雄风气不疲。

今日潮平江已下,狂澜砥柱待伊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