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杂诗十一首(其三)

细物有蚍蜉,撼树不自量。

下士笑大道,如路拟诸房。

翼然望觚棱,何者为中央。

河汾称释迦,龙门纪伯阳。

信美未探本,多歧误羊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探讨了人生哲理与社会现象。开篇“细物有蚍蜉,撼树不自量”,以微小生物撼动大树的比喻,引出对人类自身力量与局限性的思考。接着,“下士笑大道,如路拟诸房”则通过对比,指出浅薄之人嘲笑深邃道理,将其比作寻常路径,形象地揭示了认知的肤浅与深度的差距。

“翼然望觚棱,何者为中央”,诗人将目光投向高耸的建筑,询问何处是真正的中心,暗喻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对于核心价值的探寻与困惑。随后,“河汾称释迦,龙门纪伯阳”引用历史典故,提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与道家始祖老子,以此强调不同文化与思想体系的重要性。

最后,“信美未探本,多歧误羊肠”表达了对盲目追求表面美好而忽视本质问题的警示,指出在众多选择中容易迷失方向,强调深入探究事物根本的重要性。整首诗借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深刻探讨了个人认知、价值观以及社会现象,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杂诗十一首(其四)

夸者争荣名,几人能至老。

孔翠伤其尾,明膏不自保。

中台星未坼,金谷酒将燥。

此时褰裳去,岂非见几早。

咄哉彼蜣螂,丸粪死犹抱。

相牵入祸门,叹息复何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和杂诗十一首(其五)

拔剑登高台,旷望悲楚豫。

谁为虎传翼,喂肉使腾翥。

厚下有长策,兵食急可去。

如何截足趾,而为适屦虑。

维水载覆舟,民情两相如。

奔鲸挟骇浪,跌荡安得住。

平生湖海客,高卧恐无处。

栋折将压人,国侨能无惧。

形式: 古风

和杂诗十一首(其六)

丑者自云妍,言丑辄不喜。

抚镜百丑呈,何与言者事。

刀蜜不可尝,谏果有深意。

古来苦硬人,我独不相值。

飞光转檐宇,流暮何其驶。

四十嗟无闻,百念都弃置。

形式: 古风

和杂诗十一首(其七)

正风何冲融,楚骚浅以迫。

元封逮建安,祖述递阡陌。

波澜涨庾鲍,酋帅雄甫白。

崎岖文章境,坐使堂奥窄。

吾观道与文,不啻分主客。

永言思无邪,性情有真宅。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