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姑墓

欲践曹娥迹,孤嫠谁保持。

门缨中有变,节孝两无亏。

七十不环瑱,千秋作表仪。

忠魂应少慰,有女是男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展现出的坚韧与忠诚,其精神之伟大堪比古代的曹娥。诗中通过“欲践曹娥迹”一句,直接将这位女子与历史上著名的孝女曹娥相提并论,强调了她行为的高尚与勇气。

“孤嫠谁保持”,表达了在失去丈夫后,这位女子独自一人如何坚强地生活下去,维护着家庭的尊严与和谐。这里的“孤嫠”指的是寡妇,形象地描绘了她的孤独处境。“门缨中有变,节孝两无亏”则进一步说明了她在面对生活中的变故时,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准则和对丈夫的忠诚,没有丝毫的妥协或退让。

“七十不环瑱,千秋作表仪”这两句是对这位女子一生的总结,意指即便到了七十高龄,她仍然保持着节操与孝道,成为了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不仅赞扬了她的长寿与健康,更强调了她一生的道德光辉。

最后,“忠魂应少慰,有女是男儿”表达了对这位女子精神力量的认可与赞美。这句话意味着她的忠诚与勇敢,即使在死后也能得到慰藉,因为她所展现的品质超越了性别,如同真正的男儿一般。这种超越性别的力量,是她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女性在逆境中坚守道德与忠诚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独立、坚韧与高尚的精神风貌,是对女性美德的崇高颂扬。

收录诗词(16)

方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 字:灵皋
  • 籍贯: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
  • 生卒年: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

相关古诗词

挽李馀三方伯三首(其一)

盛夏轩车至,精强倍往时。

谁知交手别,永与故人辞。

六郡迟膏雨,三吴满涕洟。

衰残失素友,愁病更难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李馀三方伯三首(其二)

金门同载笔,玉垒数遗诗。

万里面如觌,千秋事所期。

官移临震泽,天与豁离思。

再会无私语,劬躬答主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李馀三方伯三首(其三)

公既为邦伯,翻称门下生。

自惭无道术,焉敢正师名。

抱病仍求益,忧民实至诚。

斯人若弦剪,终古志难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叶尔翔

四海故人尽,为君一系舟。

衰残良会少,謦咳宿心酬。

八十苦无食,千秋岂暇谋。

自惭筹莫助,别后重离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