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纷纷游客豫章回,俱道华林就学来。

门第昔年旌阙耸,主人长日讲筵开。

化行乡党浑无颂,教得儿孙尽有才。

好是诸生游息处,四时花木绕书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游客们络绎不绝地从豫章返回,都说是来华林求学。
昔日门第显赫,高耸的宫阙见证了主人每日开讲的盛况。
他的教化深入乡邻,无人不赞,培养出的子孙个个才华横溢。
这里最适合学生们游学休憩,四周四季花开,绿树环绕着书斋。

注释

游客:前来参观或学习的人。
豫章:古代郡名,这里指华林。
华林:可能指一个著名的学术中心或学校。
门第:贵族或显赫家庭。
旌阙:宫殿的旗杆和楼阁,代指皇宫。
化行:教化推行。
乡党:乡里、家乡。
浑无:完全没有。
教得:教育出。
好是:真是。
诸生:泛指学生。
游息:游玩和休息。
四时:四季。
书台:书房或讲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学府生活图景。开篇“纷纷游客豫章回,俱道华林就学来”两句,通过游客们纷纷前往豫章(古地名),共同提及华林书院,传达了人们对知识和教育的渴望,以及对这所书院的推崇。"门第昔年旌阙耸,主人长日讲筵开"两句,则描绘了书院的古老与尊贵,以及主人(可能是书院的主持或老师)在学术上的专注和投入。

接着,“化行乡党浑无颂,教得儿孙尽有才”两句表达了教育能够传承文化,培养下一代的人才。最后,“好是诸生游息处,四时花木绕书台”两句则描写了学生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学习和休憩的情景,这里的“四时花木绕书台”不仅形象地展现了书院的风光,也象征着知识的生长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华林书院的描写,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社会对于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收录诗词(3)

宋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淳于公归养

宦路厌风尘,高堂役梦频。

拜章辞旨切,致政罢光新。

陶令羞为吏,潘生喜养亲。

况登朝序贵,半俸岂忧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贤良肄业文方盛,孝友传家族更豪。

旌表特恩门第贵,御书新赐姓名高。

谋孙有后荣非数,待士无疏众岂劳。

我想华林终未到,只因气概属仙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赋灯

景景照幽房,荧荧吐焰长。

昔年江上女,曾向乞馀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绍兴乐府

天意回,皇母归。戢烽燧,敞宫闱,朝阳赫奕明鞠衣。

惟皇之孝,惟母之慈。陈仙仗,荐寿卮。

从之冢后与庶妃,奏之九成与咸池。

沓珍瑞,骈福祺,山陬水裔咸熙熙。

惟天之象,与帝之宜。千万年,无穷期。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