斸葛行

晨鸡未号霜塞涂,前村后村递招呼。

长镵短篝采葛去,冰满髯鬓风无襦。

频年米贱置不问,高藤稠叶青扶疏。

但闻酒渴欲吞海,一片两片甘于酥。

山深土厚雨露足,造物巧为凶年储。

纸钱挂树跪致祝,地媪发閟何其都。

初疑大泽龙蛇蛰,又疑京观鲸鲵屠。

防风氏骨硕且大,母陀罗臂脩而腴。

赪肩下山日未晡,候门迎路欢妻孥。

松明燃火塼地炉,且削且捣投冰壶。

细如桄榔滑如菰,白如人面柔如肤。

和以粉米随所须,饼饵其精饭其粗。

潦田不收野草枯,饥虎藉此犹能驱。

蕨萁札耳皆可糈,征自葛始功莫逾。

小儿媚灶愁眉舒,大儿捧盎还嗟吁。

青青之麦何时须,长葛尽矣吾谁餔。

呜呼富青州,黄承事,古人有,今人无。

醉摩便腹视饿夫,以腹揣腹心安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村民们冒着严寒采葛的场景,鸡鸣声尚未响起,村庄间已有互相问候的热闹。人们手持长锄短笼,顶着霜雪,衣不保暖,只为采集葛根以度荒年。诗人感慨多年米价低廉,人们却因生活艰难对粮食不再关心,反而对酒有着强烈的渴望。山中土地肥沃,自然恩赐的葛根成为储备,村民祭拜祈福,希望度过歉收之年。

诗人接着想象葛根的制作过程,从挖掘、捣碎到制成精细的饼饵或粗糙的饭食,虽贫瘠仍尽力维生。田地荒芜,连野草也干枯,饥饿的猛虎尚能借此果腹。各种野生植物如蕨萁、札耳也成为食物来源,葛根的贡献尤为显著。

家庭中,孩子们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愁容舒展,大儿则感叹不已。诗人忧虑未来麦熟遥遥无期,葛根一旦耗尽,家人将何以为食。他以“富青州,黄承事”为例,惋惜古人有此智慧储备,而今人却难以做到。最后,诗人借醉酒之人嘲笑那些漠视饥饿者,表达对社会贫富悬殊的忧虑,以及对公平分配的期盼。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古代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智慧。

收录诗词(1042)

洪咨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字:舜俞
  • 号:平斋
  • 籍贯:汉族
  • 生卒年:1176~1236

相关古诗词

米积外科僧照源堂

潜山尽头,孤峰嶭嵲。布宝鬘云,雨玉珂雪。

中有医禅,碧眼电掣。人以病求,一岁几?。

开方便门,出广长舌。病从心起,当从心灭。

方起于心,汹汹烈烈。不冰而寒,不火而热。

寒热交战,内外症结。瘰疬疽瘤,痀瘘蹩躠。

汤熨针砭,色察脉切。不如治心,心和气悦。

如凝斯泮,如壅斯决。勿药有喜,匪涣其血。

凡浊恶海,万病一辙。大摩尼珠,一照万彻。

是珠在裓,无有差别。名九转丹,字千金诀。

为安心竟,寒水秋月。维摩无病,文殊无说。

形式: 四言诗

春禽杂言

仓庚仓庚,集谷之苕。谓汝也幽,而岂其乔。

勃鸠勃鸠,有安斯巢。矜妇之功,不念鹊劳。

决决杜鹃,念归何悲。岂知汝归,不如未归。

翩翩玄鸟,群雏相依。羽毛浃矣,同乳异飞。

负阴抱阳,均此一气。孰使然哉,凄其永忾。

形式: 四言诗

双林志廉得玄晖笔法作此七十三矣为赋六言两首(其一)

近浦霏开略彴,远山云没招提。

树底人家欲晓,隔篱彷佛鸡啼。

形式: 六言诗 押[齐]韵

双林志廉得玄晖笔法作此七十三矣为赋六言两首(其二)

潮退寒洲聚沫,雨收春嶂蒸云。

历历旧经行处,江村曙色初分。

形式: 六言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