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称颜回是仁者,又说荣公有道心。
颜回穷困且短命,荣公挨饿至终身。
虽然留下身后名,一生憔悴甚清贫。
人死之后无所知,称心生前当自任。
短暂人生虽保养,身死荣名皆不存。
裸葬又有何不好?返归自然才是真。

注释

颜生: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称为仁:被称为仁者;以仁德而著称。
《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孔子家语》:“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
”荣公:即荣启期,春秋时隐士。
有道:指荣启期能安贫自乐。
屡空:指颜回生活贫困,食用经常空乏。
枯槁:本指草木枯萎,这里指贫困憔悴。
称心:恰合心愿。
固:必。
客:用人生如寄、似过客之意,代指短暂的人生。
裸葬:裸体埋葬。
恶:不好。
意表:言意之外的真意,即杨王孙所说的“以反吾真”的“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名为《饮中八仙歌》中的“颜回”一段。全诗通过对古代圣人颜渊、柳下惠等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自己隐逸的生活理念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一句直接点明颜渊的高尚品德和荣公(即孔子的弟子荣啤期)的智慧。接着,“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表达了颜渊虽然一生清贫,但他对个人名节的坚守并未改变,即使面对饥饿,也未曾有所动摇。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这句诗进一步强调,尽管颜渊在世时并不显赫,他的美名却能流传于世。最后一联“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则表达了对颜渊坚持内心所信、不随外界变化的品质的赞许。

陶渊明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人格的向往,也反映出他个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物欲尘世的超然。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形式: 古风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形式: 古风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