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边睍睆梦魂惊,啼破春风似有情。
花榭柳台听得惯,金衣好去九重城。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闻莺》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竹边睍睆梦魂惊",诗人以梦中被竹林中的鸟鸣声唤醒,形象地写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被打破,引出下文。"啼破春风似有情",莺啼之声仿佛带有情感,如同在报春的同时也传递着某种信息或触动了诗人的思绪。
"花榭柳台听得惯",诗人习惯于在花丛楼阁和垂柳环绕的环境中聆听莺啼,这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生活的闲适。"金衣好去九重城",这里的"金衣"可能暗指莺鸟华丽的羽毛,"九重城"则象征着皇宫深院,诗人借此表达对莺鸟自由自在飞翔在广阔天地的羡慕,也寓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淡淡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世浮沉的微妙感触。
不详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都将声利付时人,野鹤孤云物外身。
底事半生双白足,今朝蹋破一红尘。
春秧黄槁百泉枯,龙骨声中泣老夫。
不恨长饥委沟壑,长官秋至索王租。
闭门藏拙久云林,俎豆诸贤愧此心。
珍重形骸外相见,春风尘壁下桐琴。
玉立清标不受尘,闭门寒趣自生春。
东山兴尽归来后,一树梅花对病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