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鱼门

遇君通籍已华颠,犹见雄才赋百篇。

送别议联元亮井,论文曾许伯牙弦。

十年白虎成通论,几日扬乌与太玄。

一入崤函身不返,空闻解绂买江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哭鱼门》,通过悼念故人,展现了对逝者才华与品德的深切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形象,如“通籍”、“雄才”、“百篇”、“元亮井”、“伯牙弦”、“白虎通论”、“扬乌”、“太玄”、“崤函”、“解绂”等,不仅描绘了故人的生前风采,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

首句“遇君通籍已华颠”,以“通籍”形容对方官职之高,而“华颠”则暗示对方年事已高,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相遇时的感慨。接着,“犹见雄才赋百篇”一句,赞美故人不仅官位显赫,更有卓越的文学才华,留下百篇佳作。

“送别议联元亮井,论文曾许伯牙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故人与诗人在文学上的深厚交情。元亮井和伯牙弦分别出自陶渊明和俞伯牙的典故,象征着高雅的文学交流和深厚的友谊。

“十年白虎成通论,几日扬乌与太玄”两句,通过“白虎通论”、“扬乌”和“太玄”等典故,展现了故人对学术的贡献和对知识的追求。白虎通论是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扬乌和太玄则是古代哲学著作,这里用来形容故人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广泛涉猎。

最后,“一入崤函身不返,空闻解绂买江船”两句,以崤函之地的险峻和解绂(卸下官职)买江船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离世的悲痛之情。崤函之地常用于形容险恶之地,解绂则是指辞官归隐,而“买江船”则可能暗含着故人最终未能实现归隐的愿望,只能在世人的哀悼中离去。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故人一生事迹的回顾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才华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论书绝句(其一)

裙屐风流贵六朝,也由结习未全销。

古今习气除教尽,别有神龙戏绛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论书绝句(其二)

笔端神动有天随,迅速淹留两未知。

莫道匆匆真不暇,苦将矜意作张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论书绝句(其三)

雄才或避古人锋,真脉相传便继踪。

太仆文章宗伯字,正如得髓自南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论书绝句(其四)

论书莫取形模似,教外传方作祖师。

老去差当扪鼻孔,世南臂痛废书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