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主第山门起灞川,宸游风景入初年。
凤皇楼下交天仗,乌鹊桥头敞御筵。
往往花间逢綵石,时时竹里见红泉。
今朝扈跸平阳馆,不羡乘槎云汉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宴图景,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每个意象都跳动着生机与活力。
"主第山门起灞川"一句,以宏伟的山势开篇,引出了流淌的河水,给人以气势磅碜之感。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展现,也预示了诗人内心的壮阔。
接下来的"宸游风景入初年"则透露出一股春意盎然的氛围。"宸游"指帝王的巡幸,而这里用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向往,"初年"则是岁月的起点,让人联想到万物复苏的生机。
"凤皇楼下交天仗"一句,以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展现了人间仙境的意象。"乌鹊桥头敞御筵"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接近自然之神的场景,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的宁静。
诗中还穿插着对细微之美的捕捉,如"往往花间逢綵石,时时竹里见红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一种生命力的流动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最后,诗人通过"今朝扈跸平阳馆,不羡乘槎云汉边"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满足与喜悦。这里的"不羡"意味着诗人对于眼前这份美好已经心满意足,无需再羡慕那些遥不可及的神仙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生活之美的深刻感悟。
不详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回辇处,轻花微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帝女出天津,和戎转罽轮。
川经断肠望,地与析支邻。
奏曲风嘶马,衔悲月伴人。
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
南宫夙拜罢,东道昼游初。
饮饯倾冠盖,传呼问里闾。
树悲悬剑所,溪想钓璜馀。
明发辉光至,增荣驷马车。
碧虚清吹下,蔼蔼入仙宫。
松磴攀云绝,花源接涧空。
受符邀羽使,传诀注香童。
讵似闲居日,徒闻有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