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蝶恋花·其二·杏花》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杏花盛开的景象与情感的细腻交织。
“几度寻芳穿绣陌”,开篇以“寻芳”二字点题,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而“绣陌”则增添了画面的精致与雅致感,仿佛是穿越了一条精心装饰的道路,引人入胜。
“燕子初来,便觉寒无力”,随着春天的到来,燕子翩然而至,但寒意未尽,透露出初春时节特有的清新与生机。这里通过燕子的动态,巧妙地传达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
“人倚玉楼成旧识,春衫也借花颜色”,描绘了人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倚靠在雕琢精美的楼阁中的人,与周围绽放的花朵相映成趣,春衫的颜色似乎也因花朵的点缀而更加生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不比桃夭能暖客”,将杏花与桃花进行对比,强调杏花的独特魅力。桃花虽美,却不及杏花在温暖人心方面的作用,暗示了杏花所蕴含的情感深度与温暖力量。
“曲曲江边,零落尤堪惜”,描绘了江边杏花零落的情景,虽然美丽却也令人感到惋惜。这一句通过“曲曲”二字,营造出一种蜿蜒曲折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煮酒香时重见忆,卖饧天气曾吹笛”,最后两句通过回忆与想象,深化了主题。煮酒的香气唤起了对往昔的美好回忆,而卖糖人的天气里吹笛,则是另一种生活情趣的展现。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还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诗意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杏花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充满了诗情画意。